十月初五,粮价又降了一文钱,变成了九文一斤,不过西北打仗,朝廷又征兵,每日每人只能买一斤,但私下可以加价买。
酒楼不缺粮食,肉价涨了些,铺子有些菜的价钱也涨了,但客人也理解。金鼎楼的生意慢慢稳定下来,杨娘子干活很利索,还会做腊汁肉夹馍和羊肉泡馍,她还会做别的,但顾及林秋然会做菜,不能都显露出来。
万一被学了去,在西北这手艺不值钱,但是在余安,就是独一份。
林秋然不是什么都会做,虽然她看杨娘子做也能学个大概,但别人的手艺,她最多做来自己吃,肯定不会往外卖。
她同杨娘子道:“你这手艺好,日后在南街支个小摊子,肯定能赚不少钱。”
林秋然就随口一说。
这里面的肉和林秋然做的红烧肉不一样,有股子腊味儿,若早晚出门吃个这个,比包子什么的好吃,而且肉是实打实的。
杨娘子闻言一愣,听林秋然让她摆摊,倒显得她刚刚小心眼了,不过想想也是,金鼎楼这么大,林秋然手艺也好,哪儿看得上她做的这点吃食。
支摊子,哪儿有钱呀。
刷碗一日拿八文,她夫君扛袋子一日也才八文,家里三个孩子张嘴等吃饭,存到能支摊子的钱,那得存多久。
可来余安也没个亲戚熟人,借钱都没处借去,她也就和林秋然熟些,可非亲非故凭什么借她银子。
而且家里还没有住的地方呢,有钱杨娘子想租个宅子。
可林秋然的话又让她升起一缕别的心思,杨娘子抿了抿唇,“林娘子……你刚刚说得是真的?”
林秋然点点头,“这是自然。”
酱香饼能卖,这个肯定也能卖。
杨娘子道:“支摊子我也想,但是没那个条件……林娘子,我知道我说这话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了,也知金鼎楼帮了我不少,不该再提条件……但我实在没别的办法。”
杨娘子道:“我可以教林娘子两道菜方子,菜以后能在金鼎楼卖,恳请林娘子借我些银子,我想试试支个摊子试试,日后分成给您三成。”
杨娘子经历这一路事,不会天真到以为林秋然能白借她钱,她不给好处,林秋然凭什么答应她。
给分成,还钱,给方子,这是杨娘子全部能给的了。
杨娘子说完紧紧盯着林秋然,金鼎楼这么大,林秋然什么都不缺,她也不知道林秋然会不会答应。
林秋然想了想,道:“这么着吧,你给我两道菜的方子,钱不算借,就算我投进去的,我投十两银子,日后分成我要四六分。”
其实两道菜的方子就值银子了,但是不要分成,那不就相当于买方子了,林秋然来做生意,赚钱要紧,方子杨娘子要是去别处卖,不一定卖得上价钱,投给她钱,更不用想了。
四六分成,算起来是林秋然占便宜。
杨娘子擅西北吃食,没准以后生意越做越大,林秋然不介意余安多个吃食铺子,她也能吃些新鲜的。
杨娘子一喜,甭管林秋然要多少分成,她都答应,“多谢林娘子,多谢……”
林秋然道:“你先别急着谢,我这要求也不简单,日后不管你摊子多大,或是租了铺子,又或是加了别的吃食,我都要四成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