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不会管菜价涨不涨,只会觉得你卖得贵了。换句话说,你菜贵跟我有关,菜价涨了那是你的事儿。
“配菜就选萝卜、胡萝卜,这两样没涨钱吧?”
萧大石摇摇头,“没有,这俩还算便宜。”
白萝卜两文一斤,胡萝卜三文。
林秋然道:“做红烧肉的话,豇豆就换成咱们家晒的豇豆干。反正咱们收来的时候便宜,虽然晒干再炖斤称会少一些,但影响不大。”
林秋然决定直接换菜,她以前也去外面吃,关心的只有价格涨没涨。若是贵了就不愿意去了,甚至吐槽有些私房把人工水电甚至几年后孩子上学区房的钱都给算进去。
做生意能不能成还得看客人买不买账,也是没经验,日后等开铺子了,她也要把这些都考虑进去。
红烧鱼就先做豆腐卖,或是这两天想想能不能放别的菜进去。
天变冷后带出来的变化是巨大的,尽管没到冬天,可是各家各户出门的少了,只要没事儿的都忙着为入冬做准备,紧着赶着种芥菜腌菜做腊货。
林秋然莫名有种感觉,冬天肉很可能也会涨价。
隔壁的许娘子和陈娘子还过来问林秋然,要不要一块儿做腊货,林秋然过去看了看。
两家院子都翻地撒了菜籽,林秋然想,余安冷得也快,但较于前世的北方,气候还是更暖和些,位置偏南,但不算南方,因为地里种的芥菜就是做酸菜鱼的酸菜前身。
林秋然去买了些种子,把自家院子也能种上。
孙氏和萧大石种的,萧大石种了一院子,没过瘾,问:“要不要回老家种点?以后卖菜用得上不?”
在家里院子种些足够吃就行了,以后用得上还是买比较好,能买到的,尽量别自己做。
林秋然心情明媚了些,她道:“要是真用得上就去买吧,不然回老家还得请于婶儿看着。”
孙氏道:“那还是算了,她婶儿也想来县城试试呢。”
林秋然点点头,跟着说了于婶儿肯定不会拒绝,可又要来县城做生意,家里还费心看着菜,太麻烦人家了。而且,林秋然虽想到了酸菜鱼,但觉得这道菜现在肯定不好卖。
首先做成酸菜鱼有和做鸡鸭一样的问题,酸菜鱼是切片的,每块肉部位、大小不同,多给一块骨头,少给一块鱼肉,客人很容易不满。再有,本来鱼肉切片后煮容易散煮,运送的途中容易碎,在铺子卖,做好端上桌成,但摆摊卖就不如整鱼好看了。
这点不好,开铺子不知什么时候,各家各户都有种的,也用不了太多芥菜,先可着自家吃吧。
孙氏点点头,“院子里种点得了。”
林秋然道:“娘,咱们也买些鱼、肉腌着吃吧,现在应该还算便宜的,往年肉涨价多不?”
她想一直做生意,不过也得做好了天冷不出门的准备。
孙氏道:“这我不太清楚,往年家里也不咋买肉吃。”
林秋然明白了,吃肉有萧寻去打猎,多的能卖钱。县城涨价是涨价,但影响不到村里了。她点了点头,没再多问。
次日,孙氏和萧大石明显感觉生意好了不少,菜价涨了,摊子的价钱却没变,就显得这边更划算便宜了。
肉卖得好,素菜卖得更好,孙氏和萧大石一边卖菜,一边就跟人说明日要换新菜了,有些客人没买,却来问:“明天是做尖椒酿肉吧?”
尖椒一下贵了两文,与其自家做,不如来摊子这边,这边味道还好。
孙氏笑着道:“明儿不做尖椒酿肉了,摊子换新菜,给大家换换新口味。而且现在尖椒价贵,我儿媳一个人做不容易,但也不想涨价赚大家的钱,大家也体谅一二。天冷吃羊肉好,明儿可以来试试我儿媳做的羊肉,味道也很好的。”
“那红烧肉和红烧鱼呢?”
孙氏道:“这两样暂且还会做,不过菜价一涨,有些配菜会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