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人还等着曹姨娘百年之后,曹氏能帮到曹家呢,要不然将曹氏嫁到英王府做什么,就是为了能长长久久地从英王府拿好处,才让曹氏嫁过来的。
别看曹氏现在拿不到钱,等以后有了孩子,也许有机会改变呢。
最不济,等儿女们长大了,让儿女们给她点钱也是可以的啊,到时她不就能代替曹姨娘,继续照顾曹家了。
不得不说,曹氏的话,触动了曹姨娘。
要是曹氏一直没生孩子,李二郎会以此为借口,将曹氏休了,是有可能的,毕竟没有嫡子继承爵位,李二郎将她休了,是合情合理的。
虽然触动了曹姨娘,曹姨娘也被曹氏说服了,愿意帮她劝一下李二郎,但最终结果,自然没成功。
不说李二郎一年比一年大,一年比一年有自己的主意,不会被曹姨娘劝动了;就是劝动了,李二郎不喜欢曹氏,看着她就起不来,这也办不了事啊。
曹氏看曹姨娘没能帮得了她,不由失望,不,绝望。
因为李二郎准备休了她的事,她不是担心这个事会发生,而是一定会发生了,因为李二郎已经找她谈话了,表示两人是被曹姨娘强硬凑到一起的,趁着她还年少,再嫁比较容易,两人和离,各自婚嫁,两不相干。
说是和离,但对曹氏来说,那就是休了,毕竟左右是李二郎不要她了。
只是李二郎为人还算厚道,只和离,不休弃,因为要是休弃的话,曹氏更不好嫁人;和离的话,还能说女方没多少过错,只是双方过不下去,所以解除了婚姻,这样女方再嫁人,也能容易一些。
但对曹氏来说,她哪愿意再嫁啊,毕竟她一婚嫁的是这样身份地位的人,二婚能嫁什么人啊,乡下的村汉她不愿意啊。
但就她家的条件,就算靠着她姑姑在王府的身份,能嫁一个条件稍好一点的,那也不如李二郎,她是肯定不满足的,所以以后曹氏的日子注定不会过的如何的。
想到这儿,曹氏有些后悔,之前敌视琳琅和李三奶奶的事了,这要是之前跟她们的关系处的特别好,这会儿就算被李二郎休了,她因为跟琳琅和李三奶奶的关系较好,也许还能托她们的福,将来得到点好处呢。
现在好了,不说她跟周琳琅完全没来往,关系很僵了,便是跟李三奶奶,也因李三奶奶之后吃香的喝辣的没叫上她,导致她不高兴,跟她走的也不是很近。
跟两人走的都不是很近,以后想打两人的秋风,显然是不可能了,也难怪曹氏这会儿会后悔了。
倒是琳琅看着曹氏这样的下场很满意,毕竟这女人在二房,可没少上窜下跳地针对她,现在这女人离开了,少了一个烦人精,她自然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