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现在所在的是条件最艰苦的新和试验站。
到达终点,楚芃麦下了车就拖着行李跟着熟门熟路的师兄们去宿舍安顿好,又和导师一起在食堂吃了一顿饭。
酒足饭饱,刘院士交代说:“你们谁等会儿领着小楚去实验室和试验田看看。”
免得这小混蛋说自己不认识路,主动加入养海鲜的队伍了。
和楚芃麦关系最好的秦冠英举手,主动请缨:“我带师弟去。”
已经吃过两次亏的刘院士,看向旁边的冯师姐:“你带着他们两个一起去认路
(buduxs)?()。”
哼,
哈士奇遛比格,
可别比格带着哈士奇一起养海鲜了。
秦冠英:???
他认路啊!为什么还要带他一起去???
离开食堂,冯师姐按照导师指示带着楚芃麦和秦冠英先去实验室认门,又到他们的试验田去看了看。
十几亩地被划分成多块,含盐量各不相同,长着或密密麻麻、或稀稀拉拉形似芦苇格外高大的植物,结着青白色的稻穗。其中有实验组,有对照组。
楚芃麦仔细打量,发现这稻穗里结的是红色的谷粒,语气带着几分意外:“这真的是水稻吗?我还没见过这样的水稻。”
“是水稻。”冯师姐继而说起红色水稻背后的故事。
三十多年前,一名农学生随教授在海边红树林考察时,在海中发现一株高约1。6米、形似芦苇的野生植物,结有青白色穗粒,剥开后为红色谷粒。
他分辨不出品种,便让自己的老师来看。教授看完之后一眼断定这是一株野生水稻,非常珍贵,一定要保存下来。
农学生取下这株野生水稻的稻种,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不断选育,终于培育出珍贵的海水稻。
“能够生长在海里的水稻,你想想就能知道它的抗盐碱能力有多强了。如果这样的水稻能够大规模推广……”冯师姐话至于此。
楚芃麦却随着她的话忍不住陷入想象之中,热血沸腾起来。
华国地大物博,却从来都是一个缺少耕地的国家。山地多,平原少,能够机械化作业的土地少,于是平原地带的耕地红线不可动摇。
为了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这些土地只能种粮食。而像大豆这样对养殖业极为重要的作物严重依赖进口,被国外卡着脖子。
但华国有15亿亩的盐碱地,这些盐碱地里大把大把是平原,如果能够利用起来种上粮食,平原地带的优质土地就能种上经济作物。
对于国家,对于人民,这都是一件大好的事!
“嗯,我爱种水稻,我要种水稻!”楚芃麦顿时放弃了养海鲜的念头,“师姐,这么好的水稻,怎么没有推广开呢?”
冯师姐拍拍楚芃麦的肩膀:“因为这海水稻也有它难以避免的劣势,投入高,产量低,口感差。”
“我们努力的方向就是提高它的产量,改善它的口感,让它走进老百姓的餐桌。一起努力啊,师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