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的谣言太难搞了,删都删不完!”
这些消息,通过“不经意”的渠道,精准地传到了沈清玥和“云山珍品”赵总的耳朵里。
沈清玥冷笑:“垂死挣扎!”
赵总更是得意:“再加把火!价格再压低5%!水军加大力度!逼死他!”
江辰的第二步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江辰当众宣布成立“村民质量监督小组”,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和之前质疑声最大的几个人组成。
“不是不信我吗?你们自己查,从大棚到仓库,随便查!发现问题,我立刻认罚!”
这一手,既堵住了悠悠众口,又把可能的内鬼和不稳定分子纳入监管,变相凝聚了核心力量。
监督小组查了一圈,自然没发现问题,反而更确信自家东西好,成了第一批“自来水”。
出乎意料的是,江辰没有大张旗鼓搞反击直播,而是“无奈”地让监督小组的检查过程被“热心村民”用手机偷偷录下来,“不小心”流传到了网上。
视频里没有激昂的辩解,只有朴实的村民对着自家菌菇的赞叹和不解。
“这么好的东西,咋就被人说成烂货了?”
这种“非官方”的、带着委屈和困惑的真实画面,反而更能引发普通网友的共情和质疑。
同时山水集团旗下的高端检测实验室,“主动”向市场发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权益,将随机抽检市面热销菌菇品牌,结果将公开发布。
这公告看似公正,实则将“云山珍品”架上了烤炉——
你敢不敢接招?你的东西经得起顶尖实验室的检验吗?
最后一步则是釜底抽薪。
江辰深知,舆论战的核心是证据。硬证据怎么来?
他让马德才找了一个绝对可靠、生面孔的机灵小伙,伪装成外地来的“大采购商”,通过层层关系接触“云山珍品”的源头。
这“采购商”出手“阔绰”,但要求极高:必须参观核心生产基地,确保源头品质才能签大单。
赵总被之前的“胜利”冲昏头脑,又想做成这笔“大生意”。
在“采购商”的“诚意”打动和“丰厚定金”诱惑下,竟然同意带他去一个比较隐蔽的、用于应付检查的“样板”基地。
小伙全程偷偷录音录像,拍下了这个“样板基地”简陋的设施、混乱的管理,以及赵总吹嘘“成本控制秘诀”的关键对话!
时机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