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夜将这片孕育出新生的梧桐叶轻轻放在窗台上,让月光沐浴着它。
夜还很长,但未来可期。
翌日,天气依旧晴好。经历了前日的复查和湖边的小插曲,林夜感到一种久违的闲适。体内法力充盈,精神饱满,连窗外鸟雀的鸣叫都显得格外清脆。或许是昨日林昼那兴奋的小脸和那条“痴汉”银龙鱼勾起了他一丝久违的、属于普通人的兴致,他忽然对钓鱼这件事,生出点不服输的念头。
昨日是陪弟弟玩闹,工具简陋,还用了点“小手段”。今天,他想正儿八经地试试,仅凭技巧和耐心,能不能从那个看起来平静的湖里,请上一位“客人”。
他跟邹善打了声招呼。邹善正在院子里打磨他那把宝贝长刀,闻言头也没抬,只是指了指院角杂物间:“里面好像有套以前谁落下的渔具,尘封已久了,你自己去找找看。钓不到别逞强,早点回来。”
林夜在杂物间里一番翻找,果然在一个积满灰尘的角落找到了一套颇为陈旧但还算完整的渔具:一根碳素纤维的溪流竿,一个绕线略显凌乱的纺车轮,一小盒型号不一的鱼钩,还有半袋早已板结、散发着淡淡霉味的陈年商品饵料。他简单清理了一下,又从小厨房里找了一小碗米饭,加了点香油揉捏成团,算是自制的简易饵料。
没有叫上任何人,他拎着这套寒酸的装备,再次来到了景观湖边。
今日的湖面比昨日更加平静,宛如一大块光滑的琉璃,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岸边金黄的树影。他特意选了个远离昨日位置的回水湾,这里水草丰茂,岸边有树荫遮蔽,看起来更像藏鱼的地方。
组装钓具,挂饵,抛竿。鱼线划破空气,发出轻微的“嗖”声,铅坠带着饵团落入预想的钓点,漾开一圈涟漪,随即很快平息。
林夜在岸边的草地上坐下,将鱼竿架在随手捡来的树杈上,调整好卸力。一切都显得有模有样。他深吸一口带着水汽的清新空气,感受着微风拂面,心情平和而专注。他打定了主意,这次绝不动用一丝一毫的法力,纯粹以一个普通钓鱼爱好者的心态来面对。
时间悄然流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十分钟,二十分钟,半小时……浮漂如同焊在水面上一般,纹丝不动。只有偶尔掠过水面的水黾(水蚊子)能激起一点微澜。
林夜并不气馁。钓鱼本就是磨练心性的活动。他回忆起看过的零星钓鱼知识,开始尝试变化策略。
第一变:饵料。他嫌弃那陈年商品饵料味道可疑,转而专心使用自制的香油米饭团。他将米饭捏得更紧实些,减小雾化,避免招惹小鱼。无效。浮漂依旧稳如泰山。
第二变:钓深。他怀疑鱼在更深的水层。于是调整浮漂位置,让饵料离底更远一些。等待,观察。依旧毫无动静。他甚至能感觉到水下的世界一片沉寂。
第三变:钓点。或许这个回水湾只是看起来好?他收回鱼竿,沿着岸边走了十几米,重新找了个靠近一片芦苇丛的位置,据说芦苇根附近常有鱼觅食。再次抛竿,满怀期待。结果依旧——空军(一条鱼也没钓到)。
第四变:动态诱鱼。他想起某些鱼类对活动的饵料更感兴趣。于是开始极有耐心地、每隔几十秒就轻轻拖拽一下鱼竿,让水底的饵料微微跳动,模拟活物。手臂都有些酸了,浮漂却只是随着他的动作懒洋洋地晃几下,再无任何回应。
阳光逐渐变得炙热。林夜额角冒出了细密的汗珠。他脱掉外套,只穿着一件单衣,依旧坚守在岸边。那种久违的、属于普通人的“挫败感”开始一点点滋生。他甚至开始怀疑,这湖里除了昨天那条“奇葩”的银龙鱼,到底还有没有别的鱼?难道都被那条银龙鱼吃光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