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热浪滚烫》剧组的休息室内,已经瘦了好几圈的贾铃正对着手机屏幕,逐字逐句地记录着飞跃影视给刘艺菲打造的通稿内容。
她的笔记本上写得密密麻麻:
“强调女性视角但不刻意对立”、“突出导演与演员的身份融合”、“用‘初心’弱化跨界争议”……
放眼望去,其中每一条都标着重点,旁边还画着箭头,分析着背后的逻辑。
当前国内女导演本就稀缺,此前最受关注的薛晓路、徐静蕾近几年鲜少出新作,而眼下热度最高的女导演赫然是韩佳女。
贾铃自己则是半路出家,凭一部《你好,李焕英》爆火才正式跨入导演行业。
所以,论资历、论资源,都比不过科班出身、作品稳定的韩佳女。
刘艺菲的情况和她相似,也是演员跨界当导演。
可人家身后有陈飞和飞跃影视撑腰,从剧本打磨到宣发策略,都有顶级团队保驾护航。
而她贾铃背后却空无一人,只能靠自己一点点摸索。
所以她格外用力地在“学习”。
学刘艺菲团队的营销节奏,学上影出品发行的电影《消失的她》里精准戳中女性情绪的宣发技巧,甚至是网友对“女导演”标签的讨论,都成了她的研究素材。
她总觉得,把这些“精华”学过来,自己的新片就能少走弯路。
张晓斐端着一杯温水走进来,看到贾铃又对着屏幕皱眉琢磨,不由得叹了口气。
作为多年好友,她太清楚贾铃的压力了。
可看着她把心思全放在“模仿营销”上,甚至为了贴合“女导演转型”的标签,硬逼着自己瘦到脱相,她实在觉得不太对劲。
“玲儿,歇会儿吧,你都看一下午了。”张晓斐把水递过去,声音放轻,“电影的核心还是故事本身,营销只是辅助……”
贾铃头也没抬,手指还在屏幕上滑动:“你不懂,现在市场就这样,不抓住这些点,片子拍得再好也没人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的声音带着点沙哑,因为减肥过度,语气里总透着股疲惫的急切。
张晓斐还想再说些什么,想劝她别把路走得太畸形,别让“讨好市场”盖过了创作本身。
可看着贾铃眼下的乌青,还有那近乎偏执的眼神,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她知道,现在的贾铃已经听不进劝了。
减肥减得身体虚弱,对“成功”的渴望又像根弦一样绷得太紧,整个人都快处在神志不清的边缘。
她现在只希望,这场近乎自虐的“学习”,不会让贾铃在导演的路上越走越偏。
反观另一边,《孤注一掷》剧组的化妆间里,杨蜜正在对着镜子整理性感发牌女郎的服装。
裙摆勾勒出纤细的腰肢,妆容明艳却带着几分角色需要的疏离感,可她眼底的神色却异常平静。
以前,她总忍不住把刘艺菲当成参照物……比资源、比票房、比时尚资源,哪怕明知道差距,也憋着一股劲想往前追。
可今天刷到《隔壁的房间》入围威尼斯的消息,看着刘艺菲以导演身份被国内外媒体追捧,她忽然就想通了。
两人的差距原来早已是天差地别!
刘艺菲如今不仅是顶流演员,更是手握国际电影节入场券的导演,背后还有陈飞和飞跃影视做靠山,资源、眼界、格局都甩开她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