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
“便当作是,我补上的开张赠礼。”
开张,那都是两三个月前的事了。
沈荔默默然,又忍不住为他拙劣的表现发愁。
不接,仿佛对不起他尽心尽力的接近;接了,好像又不太对得起自己的智力。。。。。。
啼笑皆非之下,沈荔忖度眼下的需要,还是接了过去。
“那就多谢乔大人。”她想了想,补充,“冬至那日若是有空,倒还想请您来吃一吃将上的新菜呢。”
扩建是一定要扩的,因为桌子不够大、地方不够开阔,肯定谈不上锅子。
但这是要沈荔自己来做,她去哪查背后阻挠的势力?
最后,说不得也要托楼、乔二人帮忙。
不过两家铺子,合拢也就百十几两,不能算很贵。
大不了,算作乔裴的会员余额,给他尽数折算,以后供他把沈记当免费食堂,半算是还上这笔人情。
她主动邀请,乔裴自然无有不应。
冬至这日,他应邀来到店里。
沈荔见他到了,叫他先找个地方随便坐,扭头继续听宁宁和莲桂斗嘴。
乔裴一看,她这位掌柜的带头,芳姨和赵家兄弟三个大人也都看好戏似的在柜子后面嗑瓜子,听小孩吵架。
他心头微微一动,在一边找了张椅子坐下,跟照墨一起听起来。
沈荔好心好意分过去一捧瓜子:“来,先吃这个。”
乔裴接过来,又示意照墨递过去一盒细腻香软的绿豆糕:“这是来的路上在奎香楼买的。沈掌柜看看可还合胃口?”
京城三大酒楼,奎香楼、凌云阁、满庭芳。其中又数奎香楼糕点做得最好,乔裴也算投人所好。
不过,他家里难道没有厨子?
以沈荔对大庆朝的了解,但凡高级官员,家里养的厨子不少。
大菜也许说不上拿手,但点心是很会做的,因为这也是同僚交往必不可少的礼节。
不过两人也不熟,她并不问,只是礼貌点头:“多谢乔大人。”
客气地交换完礼物,又回头听小孩子吵架。
“若要说,我倒觉得有了上好的羊肉——上次掌柜说的,口外羊?”宁宁说得头头是道,“要是有了那样好的羊,底下的汤锅,就不要再加多余的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