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李彻略感意外的是,这座古都按理说在大庆之中只差于长安、帝都,却显得格外灰败。
城墙虽然高大厚重,但墙砖斑驳,多处可见修补痕迹,缺乏维护的迹象很明显。
穿过高大的城门洞,眼前的景象更是让李彻微微蹙眉。
城内街道看上去灰扑扑的,两旁多是低矮的草屋、瓦舍,破败而拥挤。
此处应该是外城平民居住的区域,看得出这里非常缺乏管理。
唯有极目远眺,才能在城池深处,隐约看到一些气派的青瓦高墙大院。
那些房子,想必便是富可敌国的晋商们的宅邸了。
更令李彻心头沉重的是,当衣甲鲜明的奉军精锐队伍开进城中时,街道两旁的百姓大多表情麻木,眼神空洞。
只知道下意识地避让,并未像帝都百姓一样,投来多少好奇的目光。
给李彻的感觉是,这些百姓活下去已经很困难,对谁来统治这片土地已然漠不关心。
晋王敏锐地察觉到了李彻心情的转变。
他叹了口气,低声解释道:“陛下,实不相瞒,如晋阳城并非一直如此破败。”
“自四年前,臣被父皇削去实权,此地交由朝廷派来的官员治理后,便每况愈下。”
“哦?”李彻侧目望去,“父皇派来的人,不可靠?”
“新任的晋阳府尹。。。。。。倒是个清官,不贪不占,性子也耿直。”晋王的语气有些复杂,“但或许正是太过耿直,他极不擅长与地方豪族,特别是商贾们相处。”
“此人认为商贾逐利,乃是贱业,多次与之发生冲突。”
“这就导致原本投资晋阳的商贾,纷纷转向他处,城池失了活力,自然也就日渐破败了。”
李彻闻言,心中了然,瞬间就明白了怎么回事。
新任府尹是个不懂变通、死守重农抑商老教条的迂腐清官。
这种人最让人头疼,自以为清廉便是好官,却不知疏通经济、调和地方才是真正的为政之道。
典型的清官误事,说也说不得,劝又劝不动。
李彻随口问道:“那位府尹,现在何处?”
他话音未落,前方街角处便走出一名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官袍的老者。
老者领着几个同样穿着寒酸的小吏,正快步迎了上来。
那老者走到驾前,无视了李彻身旁的晋王和身后彪悍的军队,竟是昂首挺胸,对着李彻规规矩矩地作了一个揖。
“本官,晋阳府尹孔兴,参见奉王殿下!”
李彻听到这称呼和这做派,再结合孔这个姓氏,顿时恍然大悟。
怪不得能把一个好端端的都城治理成这副鬼样子,原来是孔圣人的后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