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套杯子可是本地府尹大人捐赠的前朝官窑精品,价值不菲,就这么被。。。。。。顺走了?
这客人也不管管,他到底是藩王,还是强盗?
老和尚与李彻自是不会在意区区一个茶杯。
老僧见李彻并未饮用,也不强求,只是高深莫测地笑了笑,将话题引回正轨:
“阿弥陀佛,方才贫僧所言,并非虚妄。”
“不知大王,对我佛门释子,有何看法?”
李彻神情微肃,正色道:“佛法精妙,劝人向善。”
“若是真心皈依,恪守清规,潜心修行,以慈悲心普度世间疾苦,这样的出家人,自然值得世人尊敬。”
李彻说的话,倒非全然虚伪,确实是发自内心。
前世见多了那些开着豪车出入声色场所,忙于攀附权贵,甚至将寺庙公司化的假和尚,自然对此类人深恶痛绝。
但他也深知,无论哪个时代,总有真修行者存在。
像是那种苦行僧,一钵一杖,行走世间,不蓄钱财。
或是如玄奘、法显大师一般为求真理、舍身求法的大德高僧。
乃至在汶川地震时救助孕妇,不惜破寺庙戒律,说出‘见死不救是佛门最大禁忌’的素全法师。
对于这些人,李彻内心是保有敬意的。
老和尚闻言,眼中笑意更盛,仿佛找到了知音:“善哉!大王果然身具慧根,与我佛门缘法匪浅!”
随即,他话锋一转,开始循循善诱:
“我佛慈悲,教化众生,导人向善,功德无量。”
“遥想前朝末世君王昏聩,沉迷道教外丹邪术,追求长生虚妄,以至朝纲败坏,最终国祚倾覆。”
“而本朝陛下,则尊佛敬佛,善待百姓,故而有大庆今日之辉煌。”
“贫僧见大王身具龙气,有人君之相,故而想与大王谈一要事。”
听到老和尚拉踩的话,李彻眼中寒光一闪而过。
但他并没有声张,而是轻声道:“大师或许还不知,我父皇已经驾崩了吧?”
老和尚瞳孔微震,但很快就掩饰了下来:
“阿弥陀佛,一代圣主寿终,此乃大庆之不幸,然先帝一生奉佛,必是去了极乐世界,我佛定会照拂一二。”
李彻嘴角的冷意更盛:“那大师可知道,如今本王身上背负弑君之名,乃是朝廷认定的反贼?!”
老和尚毫无惧色:“殿下此言不对,何人能继任人皇,我佛早有定数,岂是人所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