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公主见他面容冷凝,关切地问:“始皇帝,你还好吧?”
“不太好”,嬴政冷冷道,“所以,赵高、胡亥等一干涉事之人,接下来会更不好。”
平阳公主:哦豁,给叛臣们点蜡。
嬴政将这事暂且撇到一边,又问起平阳公主那边的情况。
平阳公主脸一沉,想起近来发生的种种,连声叹道:“唉,真是一言难尽!我那边是武德元年,大唐上个月刚建国……”
她自晋阳起兵以来,一路亲冒矢石,冲锋陷阵,立下了战功赫赫。
不久前,更是作为进攻长安的先锋军,扫净风烟,迎接李渊入城。
隋恭帝已经完成了禅让手续,大唐顺利开国,本以为,这下该是荣光无限的奖赏时刻了吧。
结果,一下傻了眼。
李渊一点功劳都没记她,封的是和其他公主一样的食邑三百户,仅仅多发了一些零花钱作赏赐。
反观李元吉,于大唐建立无尺寸之功,甚至弃城丧师,多有拖累,待遇反而是她的十倍。
平阳公主满腔义愤填膺:“虽说「子不言父过」,但他这事做得真不地道,比前朝差远了,我实在气得不行!”
嬴政嗯了一声,不置可否:“前朝之人如何?”
平阳公主沉吟道:“前朝吧,远的案例且不提,就说我表姑杨丽华。同样是对国家建立有大功的帝女,隋文帝给表姑封了食邑四千户,位同亲王,我却只有三百户。”
“还有刘宋会稽公主,宋武帝刘裕和亡妻武敬皇后唯一的女儿。”
“这位虽然功劳不高,但因为宋武帝偏爱,封邑之厚冠绝南朝,而且历经两代,总摄六宫,持信物节制教诲宗室诸王孙,就连外孙都荫了高官。”
呵,前人已经把路走通了,李渊都不愿意模仿一下。
他是学不会吗?
分明是没有这份心罢了!
嬴政听到这里,直截了当地说:“汝父所作所为确实不妥,对你有失偏颇。”
他不了解唐朝国情,却很了解该如何论功行赏。
二十级军功爵位制,正是大秦崛起的重要基石之一。
他道:“军中赏罚须明断,处置须公允,若仅仅因为你身为帝女,就功高不赏,是非不分,混同黜陟,何以取信于士卒,昭示于天下?”
“唉。”
平阳公主见嬴政一个外人都能理解自己,亲爹李渊却对此全然视若无睹,更觉心寒。
她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了:“始皇陛下,你来评评理,这是一个开国之君能做出来的事吗?”
“方之我四舅姥爷周武帝宇文邕,真是判若云泥……还有我姨公隋文帝……我曾外祖父周太祖……他亦不如远甚……blablabla……”
嬴政:朕大为震撼。
平阳公主家里的关系着实混乱,四代血亲八个皇帝,亲爹、姨公、舅姥爷全是皇帝。
他定下「皇帝」这个称号的时候,绝对没想到,后世竟有如此的一家奇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