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注意到手帕上的刺绣,不可置信地看向朱嬷嬷。
朱嬷嬷接过手帕,仔细端详。
手帕上绣的是双面君子兰,一面盛开,一面待放,刺绣手法虽显生疏,但君子兰却傲然绽放。
在手帕的一角,还绣着一个“婧”字。
字体稍显歪扭,却又透出一股倔强。
“殿下,这是您小时候绣的第一条双面绣吧!”
朱嬷嬷惊叹地说,随后向婉宁展示手帕上那抹淡淡的红晕,“看这里,这不是您当时刺破手指留下的血迹吗?贵妃娘娘说,既然是您第一次绣双面绣,就不要浪费了心思,所以没将这血迹清理,而是让它留在了这里,于是绣成了这抹花蕊。”
婉宁再次接过手帕,仔细端详,确认这确实是自己的作品。
然而,她心中疑惑未减:“我幼时绣的手帕,怎么会在李沉那里?而且他还随身携带。”
朱嬷嬷掩嘴一笑,轻声道:“李将军曾说过,他自幼便心仪于您,看来并非空口说白话。只是您未曾放在心上。”
婉宁闻言,微微一愣。
李沉确实在父皇为他们赐婚的那天说过这样的话,但那时她以为他只是在安慰她,让她放心,将来会对她好。
“可是,这手帕我是什么时候给他的?”
婉宁努力回忆,却始终想不起自己何时将这手帕赠与李沉。
朱嬷嬷看着她,温和地说:“您都不记得了,那大概是小时候的事了。您想想,小时候与李将军见面时,是否发生过什么特别的事情。”
闻言,婉宁再次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中。
“尽管我从小就知道李沉的存在,但我们见面的机会并不多。”
婉宁回忆道,“小时候,我大多时间都在宫中,偶尔在祭祀的时候会去慈光寺,与李沉见面的地点不外乎就这两个地方。但我真不记得与他发生过什么特别的事情。”
朱嬷嬷思索片刻,又提议道:“那有没有可能您不小心丢了手帕,然后被李将军捡到了?”
婉宁闻言,再次沉思起来。
“似乎也没有这种情况。”
突然,她脑海中灵光一闪,想起了一段往事:“记得母妃去世那年,我们去慈光寺为她祈福,回宫的路上遇到了一个人……但那个人,会是李沉吗?”
朱嬷嬷听到这话,也似乎想起了什么。
“那时候遇到的确实是个少年,可能还真的就是李将军。”
婉宁的思绪回到了那个悲伤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