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TXT > 114 第二期修(第3页)

114 第二期修(第3页)

所以在身体恢复后,他装成以前那副蛮横无礼的样子,对江父提出想去外面的私塾去读书,这样就可以跟其他同龄孩子一起玩了。

对于儿子的这个请求,江父在认真考虑了一会之后,终于同意了。

虽然很失望,但江铭毕竟是他第一个孩子,身为父亲的他总是希望儿子能够有所出息的。

既然请回来的先生教不了他,或许外面的私塾先生有办法让他听话也说不定。

抱着这个试试的想法,江父就去打听外面比较好的私塾。

经过打听,他决定把儿子送到离家最近、名气也不错的一家私塾去。

然而江铭却不同意,胡搞蛮缠地要去最远的长春私塾。

最后江父被他烦得没办法,只好把他送到长春私塾。

江铭之所以一定要上这个私塾,那是因为在上辈子的时候,这个私塾曾经出过好几个秀才以及一个进士。

尤其是出了进士以后,长春私塾自此名声大噪,许多家长都想把儿子送进去读书。

但塾长是个性格古怪的老夫子,他只收资质好又勤奋的学生,其他看不上眼的学生就算给他再多钱也不肯收。所以许多在里面读书的学生家长都以自家孩子在长春私塾读书为荣。

江铭已经想好,既然要上,就上最好的私塾。

假如他运气好的话,将来真的考上了秀才,这样他就不怕被继母茶氏算计了。

虽然确实有某些朝代规定商人及后代不得参加科举,但并非所有朝代都是如此。

例如在池非那个世界里,隋唐时期确实规定,商人不得参加科举考试。

然而宋朝开国之后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规定商人及其子弟可以入学读书,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考中可以做官。

接下来的元朝就延续了这条规矩,没有规定商人不得参加科举考试。

到了明朝商人后代不仅可以参加科举考试,明朝政府还不断为流动性很强的商人提供了参加科举的便利,即给予他们与其他流寓人员同样的,可以在异地寄籍暂居或附籍的权利。

清代就放得更开了,商人不仅可以参加科举,清代商人捐官的还很多。

至于在这个时空里,早在好几个皇朝以前,就已经放开了这条规矩,允许商人及后代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了也可以当官。

究其原因,一是拥有大量资本的商人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力所致。

尤其很多皇朝建立之初,推翻旧制者都曾或多或少地得到过商人们的资助,这是不争的事实。

二是异地为官这个传统确实有效避免了商人为官以后,有可能会在当地形成官商一体,为祸当地百姓和经济的弊端。

大魏也延续了这条规矩,没有规定商人及后代不得参加科举考试。

因此没有读者会觉得江铭身为商人之子,想读书甚至考科举有问题,这本身就是理所当然的事。

接下来,就是江父带着江铭去长春私塾拜师的过程。

在面对塾长的时候,江铭一反平日的蛮横无礼,首先毕恭毕敬地给塾长跪下,然后十分诚恳地表示自己虽然没读过书,但很希望可以进入私塾好好学习,请塾长能够收下他。

态度之诚恳认真,不仅让江父刮目相看,连塾长也颇受感动,最后终于答应让他进入私塾读书。

就这样,江铭开始了在长春私塾里的读书生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