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铁牛就被院外的竹笛声吵醒了。笛声清润,带着江南水乡的柔婉,不用想也知道是林婉清在吹——自从她把那支竹笛从江南带来,总爱趁着清晨雾浓时,坐在老桂树下吹上几曲,笛声绕着竹院转,连银纹草叶上的露珠都似跟着晃。
他披了件外褂走出房门,果然见林婉清坐在桂树下的石凳上,月白的襦裙被晨雾浸得泛着浅润,发间的桂花银簪随着笛声轻轻颤。她闭着眼,睫毛在眼睑下投着细影,指尖按在竹笛的孔上,姿态专注得像在雕琢一件稀世的宝贝。
“早。”张铁牛放轻脚步走过去,怕惊扰了笛声。林婉清却像是察觉到了,指尖一顿,笛声缓缓收了尾,余韵绕着桂树飘了会儿,才慢慢散在雾里。她睁开眼,见是他,眼底立刻漫开柔光:“你醒啦?我还以为要等会儿才会吵到你。”
“笛声好听,吵不到。”张铁牛在她身边坐下,目光落在她手里的竹笛上——笛身上刻着细巧的荷花纹,是她昨天特意用小刀一点点刻的,说要给竹笛添点江南的味道,“今天怎么想着吹这支曲子?”
“是我娘教我的,说清晨吹这个,能让人心神安宁。”林婉清摩挲着笛身上的花纹,嘴角带着浅笑,“对了,昨天我爹让人送来个木盒,说是给你的,放在你房间门口了,你还没看吗?”
张铁牛愣了愣,他今早出门时没注意门口,想来是林家人趁清晨送过来的。他起身往房间走,刚到门口,就见个暗红色的木盒放在门槛边,盒身雕着繁复的云纹,一看就不是凡物。他弯腰把木盒抱起来,入手沉甸甸的,盒锁是黄铜做的,上面刻着“林”字的印记。
回到桂树下,林婉清已经去厨房帮苏晚烧火了,只有阿青蹲在银纹草圃边,用树枝拨弄着草叶上的露珠,绿色的狼瞳里满是好奇:“这盒子里装的啥?看着挺贵重,不会是你们林家的传家宝吧?”
“不知道,打开看看。”张铁牛找了根细铁丝,轻轻挑开盒锁。木盒“咔哒”一声弹开,里面铺着深蓝色的绒布,放着两本线装的古籍,还有一块巴掌大的墨玉,玉上刻着复杂的符文,隐隐透着淡淡的灵气。
“这是……”张铁牛拿起其中一本古籍,封面上写着“青元诀”三个烫金的大字,字迹苍劲有力,像是用剑气刻上去的。他翻开第一页,里面记载的竟是一套修炼功法,从引气入体到筑基凝丹,每一步都写得详细无比,比他之前修炼的零散口诀要系统得多。
另一本古籍则是“青元诀”的注解,详细解释了功法里的难点和注意事项,还附带了几种配合功法修炼的淬体药方,药方里竟有银纹草的记载,说银纹草配合其他草药,能极大地提升淬体的效果。
“这是我们林家的祖传功法。”林婉清端着碗热粥走过来,见他在看古籍,笑着说,“我爹说你之前修炼的功法不够系统,这套‘青元诀’是我们林家历代相传的,能引天地灵气入体,还能滋养医气,对你应该有帮助。那块墨玉是聚灵玉,修炼时放在身边,能加快灵气的吸收。”
张铁牛心里一阵暖流涌过。他知道林家的功法有多珍贵,林父肯把祖传的功法给他,既是信任,也是对他的期许。他拿起聚灵玉,入手微凉,玉上的符文似乎在随着他的触摸轻轻发烫,一股淡淡的灵气顺着指尖,缓缓流入他的体内,让他原本有些滞涩的医气,瞬间顺畅了不少。
“谢谢伯父,也谢谢你。”张铁牛抬头看向林婉清,眼神里满是真诚。林婉清的脸颊微微泛红,低下头,轻声说:“我们以后就是一家人了,不用这么客气。”
接下来的几天,张铁牛开始尝试修炼“青元诀”。他按照古籍上的记载,每天清晨和傍晚,都会坐在聚灵玉旁,引导天地灵气入体。起初,灵气在经脉里流转得还很滞涩,常常会卡在某个穴位上,让他浑身酸痛。但他没有放弃,一遍遍地尝试,慢慢摸索着灵气流转的规律。
林婉清知道他修炼辛苦,每天都会提前煮好淬体的汤药,用银纹草和其他草药熬制而成,呈淡淡的金色,喝下去能缓解修炼带来的疲惫。她还会在他修炼时,坐在一旁安静地看书,或是帮他整理房间,偶尔会递上一杯温水,眼神里满是心疼和鼓励。
有天傍晚,张铁牛修炼时,灵气突然在胸口的膻中穴卡住了,疼得他额头直冒冷汗,脸色苍白。林婉清见了,赶紧跑过去,伸手轻轻按住他的胸口,红色的净血之力缓缓注入他的体内,帮他疏导滞涩的灵气:“别急,慢慢来,跟着我的节奏呼吸。”
她的声音温柔而坚定,像一股暖流,顺着他的耳朵,流进他的心里。张铁牛按照她的指引,慢慢调整呼吸,感受着她体内温和的灵力,一点点引导着卡住的灵气,顺着经脉流转。过了大约半个时辰,那股滞涩的感觉终于消失了,灵气在经脉里顺畅地流转起来,比之前更加浑厚。
张铁牛缓缓睁开眼,见林婉清正低头看着他,额头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脸色有些苍白。他知道她为了帮自己疏导灵气,消耗了不少自身的力量,心里一阵心疼,伸手轻轻擦去她额头上的汗珠:“辛苦你了,婉清。”
林婉清摇了摇头,嘴角带着浅浅的笑容:“只要你没事就好。修炼不能急于求成,以后要是再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停下来,等我来帮你,别自己硬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