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效忠先帝的那些老臣们,在赵曦的极力劝阻下,已经纷纷下野。
比如吴奎、富彦国、曹耀衡、海忠等人。
说实话,他们能够安稳落地,就已极为不易了。
如今的朝堂局势,少了往日的诸多复杂情况,变得简单明了许多。
首先是文官这方面的班底,以中书门下平章事范纯仁为相,参知政事兼吏部尚书王安石为副相。
海舟为新任户部尚书,刑部与礼部没变,原来的福建路转运使蔡襄升任为工部尚书,如今的福建路转运使是当初的福州刺史刘奕。
除此外,王安石的几位学生,比如‘李定’等人,也都身居高位。
与王安石有些不对付的司马君实,如今是御史大夫。
武将方面的班底更为简单明了。
卫渊、秦振、徐长志等,至于一些老牌勋贵们,早已为他们让路了。
在那些老臣下野之后,赵曦终于算是按耐不住,开始命卫渊、王安石、范纯仁等人实施军改。
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结束之后,赵曦这個新帝,在国内的威望,可谓直线上升。
他要趁着这个威望尚在,将冗兵的问题彻底解决。
至于如何解决,就看卫渊他们怎么做了。
他只负责支持。
为了军改可以有效实施,赵曦将整个宣政殿都暂时送给卫渊等人办公了。
吏部、户部、兵部等有关部门,上百名官员,每日整理案卷,忙都忙不过来。
谁都不清楚,这场波及甚广,甚至可以说是开天辟地般举动的军改,到底要如何改。
就连王安石都不知。
此刻,宣政殿里。
所有人都忙得不可开交。
然而,唯独卫渊却坐在一个偏僻角落里喝茶吃果子。
见状,王安石来到他跟前,紧皱眉头,
“军改是你向官家建议的,大家都在忙,你在这儿闲着,有些过分吧?”
卫渊笑道:“要不你也喝口茶,歇一歇?”
王安石没好气的哼了一声,“我不渴。”
卫渊道:“王相公,我只负责给指导意见,具体要如何改,还是得看你们。”
王安石被气乐了,“指导意见?从卫太傅嘴里蹦出的词汇还当真是有新意,那你倒是说说看,如何指导?”
卫渊道:“等你先将兵员卷宗整理好,自然会知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