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涛坐在黄老右手边,对面是夏老,旁边是刘怀民。
再看看屋子里,竟然有几张年轻面孔。
杨小涛立马清楚,一机部这是在慢慢的进行权力过渡啊。
心里想着九部要不要提前准备,可一想那么多麻烦事,又把这事儿抛在脑后。
“那啥,小刘跟你说了吧。”
黄老也不见外,没说客气话,直接开口问道。
杨小涛点头,“来的时候说了,不过是个大概,具体啥情况还不太了解。”
见此黄老点头,随后看向一旁的工程师逄国。
逄国在杨小涛进来的时候立马站了起来,两人目光相交的时候还点头笑笑。
这时候黄老看过来,忙起身说道,“杨部,我来说下具体情况。”
杨小涛点头,“老逄,咱都是熟人,用不着客气,坐下说,坐下说。”
逄国听了更是感动,这是在告诉其他人两人的关系啊!
如今有刘书记跟杨部撑腰,以后在这一机部,谁敢小看自己?
逄国笑着坐下,随后拿起准备好的材料再次看向杨小涛说道,“杨部,我们经过近一年的跟进考查,对‘前进’盾构机的整体性能有了大体上认知,也了解到盾构机的一些不足。”
“这其中,针对不足我们做了不少工作,也准备进行改进,做出更好盾构机。”
杨小涛听了对看向黄老轻轻点头,这是一机部的白皮书,当初黄老还问过他有没有搞头。
当时他的回答是,可以作为十年发展目标。
当时黄老听了可是很兴奋的。
只是他们都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越长时间的发展目标,越困难。
这并不是说短期发展目标就容易了,而是短期的目标可能需要克服一个困难,就能一步到位。
而长期的则要克服多个领域的困难,一直克服下去,最后才能达成目标。
就像九部的数控机床,现在只是将设计图做出来,后面研究时候,想要做到设计图的要求,还有很长的路。
另一边逄国继续说道,“现在困扰我们的主要问题是盾构机的刀具。”
“如今我们用的刀具大部分都是钨合金的,也是我们当下用的最好的材料。”
“可即便如此,盾构机在使用三十到五十个小时后,刀具就会出现问题,需要停车检修。”
“而每次检修不仅耗费人力物力,更是浪费了大量时间。”
“我们要是将用于检修时间利用好,这铁路估计都能修好了!”
逄国说到最后自嘲的笑笑,周围人却是认同的点头。
夏老也在感慨着,“这个问题严重拖累了工程的进展速度,所以我们要尽快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