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说得对。”
其实早些年的时候,朱元璋就曾经反反复复的废除和开创科举制度。
这一点就是因为有些官员空有好的政策,却无法实行下去,反而害了百姓。
“你们也都知道这些官员,只考虑自身的利益和那些氏族的利益。”
“他们代表不了普通的百姓阶成,所以制定的利益,他们只会从自己的角度考虑。”
“然后才会顾及那些百姓的利益,只有个别的好官才会从百姓出发。”
“但是你们作为君王或者是更高层次的官员,必须要懂得这一点。”
“只有懂得这些,日后才能够制定出来行之有效的好制度。”
“还是我最初的那句话,不念民力之艰辛者,要亡。”
“制定的制度一定是要以富国强民为主。”
秦昊讲完了这个理论,并没有继续的往下面讲,而是给所有的人提出了一个问题。
“什么才是富国强民的好制度,除了老师之前说的以外,你们还有什么想法?”
之前秦昊一直都是在讲理论,或者是根据这个理论给大家提出问题,这一次却让所有人自主的思考。
因为他始终是所有人的一根拐棍。
想要让这些人能更好的成长,必然是在未来有一天将他丢弃。
如果一直填鸭式的教学,他给这些人什么这些人就吸收什么,这并非秦昊最初的目的。
一个好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是有自主的思考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之前之所以没用这样的方式,那是因为他的理念和概念超越了这个时代。
他需要给这些人洗脑和渐渐接受自己的这种思考方式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