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听的很是疑惑。
因为之前的时候,他没有接触过这样的概念,但是这并不妨碍他继续的听下去。
“我给你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一个大户的手上有一块农田。”
“按照以往的普通的说法,那这块田地是归属于这个大户的,他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但是如果这个大户不种地,将田里面的土全都取走,拿这块良田是不是就被破坏了?”
“如果许多的大户都这么干,那是不是就意味着大明朝的粮食的减产?”
秦昊举的这种现象是非常的通俗易懂的,朱元璋毫不犹豫的点点头。
因为这就像是加减法那么简单,如果一块田地被破坏了,那也就意味着这块田地无法再耕种。
如果这种现象多了,大明朝的粮食当然会处于减产的状态。
但是正常的情况下不会有人这么干,但又不排除,因为这块田地里面的土有其他的作用。
所以有人会这么干,只不过因为这种现象极少,所以还没有足以引起所有人的重视。
现在秦昊提出来,朱元璋认为这只是再举一个例子,但并非是故意的夸大其词。
他并没有插言,也并没有说出来秦昊的这个例子不恰当之处。
因为不把农田作为比喻,还可以把其他的事情作为比喻,也可以达到同样的道理。
他只是知道这是要给自己灌输理论的过程就可以了。
秦昊淡然一笑,然后开口继续的说道。
“如果这田地是国家的资产呢,他们只是租用和承包的这块田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