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食记
20年之后,随着新能源迅速发展,电动车市场份额日渐变大。
国内一众新能源品牌一跃而起,凭借先进的电池技术,把老牌车企打的爹妈都不认识。
998送百姓一辆车还不够,798的价格为之而疯狂。
从不担心销量的BBA更是疯狂降价。
就连一向不选配不卖车的保世捷,也因为库存积压,暂停订购车辆。
开玩笑,国内车企三十几万的电动汽车,百公里加速能做到三秒以内。
秒杀一众百万级超跑。
性能车销量更是腰斩!!
V8大马力??比不上一脚电门,只能在电动车后面看尾灯!
陈泽眼神不断变幻。
两分钟时间,脑海中把国内车企发展史过了一遍。
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做到旁人几百年做不到的事情。
从生产不出发动机,没有优秀的地盘三大件,到全球新能源龙头国家。
变化可谓非常大。
京都第二汽车制造厂如果收购,陈泽第一想法就是制造新能源汽车。
把新能源时代提前四十年,可是这终归是现象。
也不现实。
八十年代想做电动车,简直天方夜谭。
不说电池技术,即便掌握最核心的电池,电机技术,单凭现在的生产力,也做不到。
更别说八十年代,供电都是问题。
800V充电???
能把一个街道的供电整瘫痪。
最现实,最靠谱的,就是发展传统燃油车。
现在国内除了生产吉普车,就再也没有可生产的小汽车。
普桑,拉达,丰田这种更是需要进口。
合资也是几年之后的事情。
在今年,一辆普桑售价18万!!
这种天价,谁买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