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古今中外奇案录 > 第332章 俄式杀戮十起(第3页)

第332章 俄式杀戮十起(第3页)

皮丘希金的母亲曾经透露,儿子在四岁那年,头部不幸被秋千撞到,从那以后他的情绪就变得不太稳定。因此,他的童年几乎都是在一家精神和神经系统疾病中心度过的,直到他二十岁。当祖父去世后,皮丘希金常常独自一人带着他的狗在比茨维斯基公园里散步。不幸的是,那只狗最终也离他而去。皮丘希金伤心欲绝,竟然在公园里为狗挖了一个墓穴,将它安葬在那里。而那个墓地周围,竟成了他日后杀人的场所。

这个连环杀手的故事,就像一部荒诞不经的黑色喜剧,让人在惊恐之余又不禁感到一丝荒谬和无奈。

在俄罗斯的某个角落,生活着一个名叫皮丘希金的木匠学徒。但当他被捕时,他的身份已经变成了比茨维斯基公园附近一家超级市场的搬运工人。他的雇主总是赞不绝口,说他是个工作勤奋的好员工。邻居们则觉得他是个沉默寡言但很有礼貌的人,就是朋友少了点,几乎没什么社交活动。

但你知道吗?皮丘希金有个秘密身份——他是个国际象棋高手,而且他还超级喜欢小动物。有一次,他心爱的猫咪去世,他竟然伤心得像个孩子一样放声大哭。

不过,皮丘希金有个不太好的习惯——他喜欢喝酒。调查员们发现他的健康状况不太好,邻居们更是爆料说,他经常喝得酩酊大醉才回家,有时就直接醉倒在门前。

说起来,皮丘希金的杀人之路还得从1992年说起。那年,他刚满十八岁,第一个受害者是他的同学米哈伊尔·奥季丘克。皮丘希金想让奥季丘克加入他的杀人计划,但奥季丘克先答应后反悔。于是,皮丘希金在奥季丘克的公寓里勒死了他,还故意把尸体扔出窗外。结果你猜怎么着?警察居然没起诉他,还把这案子当成了自杀案!皮丘希金事后还美滋滋地说,这第一次杀人的感觉就像初恋一样难忘。不过,之后九年里他倒是没再杀过人。

直到2001年夏天,皮丘希金又开始了他的杀人之旅。那年他一口气杀了十一个人!他经常在住所附近的火车站用伏特加酒引诱受害者,这些受害者大多是五十到七十岁的酗酒者、吸毒者或穷困的男性。皮丘希金会骗他们说,只要跟他一起悼念他死去的狗,就有伏特加喝。然后他就会用伏特加灌醉受害者,要么扼死他们,要么把他们扔下引水道淹死。不过,有趣的是,那年有个十九岁的少女MarinaViricheva侥幸逃过了一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哎,这皮丘希金啊,真是个让人哭笑不得的家伙!

在比茨维斯基公园的某个阴暗角落,皮丘希金有个特别的爱好。每当他完成一次“杰作”,便会将一枚硬币轻轻地放在他那手绘的国际象棋棋盘上,每一个格子都代表着一名受害者,每个号码都是一条消逝的生命。

时间流转到2002年,皮丘希金曾试图对一个名叫米哈伊尔·罗伯夫的十四岁孤儿下手。这男孩被扔下井中,但幸运地,死神没有收走他的生命。此后,皮丘希金开始使用他自制的“艺术品”——一把手枪,来结束那些不幸者的生命。

2005年10月15日,比茨维斯基公园内,一具头部遭受重创的男尸被俄罗斯警方发现。一个月后,又一具类似的尸体出现在公园。截至2006年1月底,比特沙公园内已经发现了六具这样的尸体。

2006年2月20日,当地警方接到了一个神秘线报,说一名与案件嫌疑人极为相似的男子在比茨维斯基公园出没。于是,二百名警员如临大敌,开始了一场紧张的搜捕行动。但遗憾的是,由于证据不足,那名男子最终被无罪释放。随后,警方又捕获了一名有异性装扮癖好的男子,手袋中还藏有铁锤,一度让警方以为找到了真凶,但最后却证实他只是个无辜的过客。皮丘希金在暗处看着这一切,心里暗自嘲笑警方的无能,他的失落感也随之烟消云散。

到了2006年4月30日,比特沙公园内的尸体数量已经上升到了十二具。但由于皮丘希金行事谨慎,没有留下任何指向自己的线索,俄罗斯警方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案件陷入了僵局。

在2006年的炎炎夏日,皮丘希金终于完成了他的“完美作品”——他谋杀了最后一名受害者,那是一位名叫玛莉娜·摩斯卡约娃的漂亮女同事。她是在超级市场与他共事的,谁能想到,她竟成了皮丘希金疯狂杀戮的终结者。

6月13日那天,莫斯科的天气异常闷热,而比茨维斯基公园的一个喷泉旁,摩斯卡约娃的尸体被偶然发现。她的身上还留有一张给儿子的便条,上面赫然写着皮丘希金的手提电话号码和约会的地点——比茨维斯基公园。还有一张火车车票,这两样东西成了警方破案的关键。

警方迅速行动,翻查了火车的闭路电视纪录,发现摩斯卡约娃在遇害当晚,正是与皮丘希金一同乘车的。这个发现让警方心中有了底,凶手八九不离十就是皮丘希金了。

仅仅过了三天,也就是6月16日,警方如猛虎下山,直扑皮丘希金的住所,将他一举擒获。

时间来到了2007年8月13日,莫斯科市法庭对皮丘希金涉嫌比特沙公园连环凶杀案进行了审讯。他的辩护律师是俄罗斯政府委派的PavelIvannikov和私人律师AlexanderKaryagin,两位律师在法庭上唇枪舌剑,为皮丘希金争取着最后的希望。

然而,正义的天平最终还是倾向了受害者。10月29日,法官VladimirUsov宣布了对皮丘希金的判决——终生监禁,前十五年需要单独囚禁,并接受精神病治疗。

皮丘希金自然不甘心,11月2日,他通过律师提出了上诉,希望法官能改判为25年监禁。但2008年2月14日,俄罗斯最高法院发言人宣布,法院会考虑皮丘希金的上诉申请,但最终决定维持原判。

皮丘希金的疯狂杀戮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他的故事,也永远地被镌刻在了莫斯科的街头巷尾,成为了一个警示后人的悲剧传说。

在俄罗斯那遥远的年代,安德烈·齐卡提洛的名字曾是街头巷尾人们口中的传奇。他以53名妇女和儿童的生命为代价,成为了俄罗斯最着名的系列杀手,最终在1994年被正义的审判所终结。

然而,就在他沉寂多年之后,一个名叫皮丘希金的神秘人物悄然崛起,再次将俄罗斯推入了一场连环杀手的噩梦之中。

皮丘希金被捕后,被送往了俄罗斯最顶尖的精神病医院——“莫斯科谢尔布斯基社会及司法精神病学研究所”进行精神分析。但可惜,那厚厚的精神报告被当局牢牢封锁,让外界对这位连环杀手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好奇和猜测。

根据俄罗斯司法精神病学专家维诺格拉陀夫的分析,皮丘希金之所以走上这条不归路,首先要从他那已故的祖父说起。祖父的离世,在皮丘希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伤痕。他觉得自己被祖父无情地遗弃了,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仇恨。这种仇恨逐渐转化为对社会的极端仇视,他开始漠视一切道德规范和法律,将自己变成了一个冷酷无情的杀手。

更让人惊讶的是,皮丘希金竟然将杀人当作了一种恢复自信的方式。他长期酗酒,借助酒精来麻痹自己内心的失败和空虚。然而,他发现杀人竟然能让他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和自信。他视杀人为一种伟大的事业,甚至狂妄地宣称:“我是检控官、法官、刽子手。我决定谁可以活在世上。我近乎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除了这些,皮丘希金还有一个难以启齿的秘密——他企图通过杀人来满足自己的性需要。他渴望结识异性,却又因为害怕而屡屡失败。无法通过正常途径满足自己的性需求,他只好借助暴力来寻找性的欢愉。警方在他的房间里搜出了大量色情影碟,其中不乏暴力性爱的场景。他曾对调查员坦言:“杀人带来的满足感就像连绵不绝的性高潮。”

一位当地的精神分析学专家指出,皮丘希金的性格严重扭曲,他与人群格格不入,仿佛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他用棋子来记录受害者的数目,仿佛那些人类在他眼中只是没有生命的木偶。因此,他会毫不犹豫地谋杀任何看不顺眼的人。在法庭上,他冷漠地说:“杀人时我没有任何感觉。”那些无辜受害者的死亡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心理压力。杀人对他来说,就像吃饭一样自然和必要。他甚至在法庭上坦言:“不杀人就如生命中没有食物。”

就这样,一个名叫皮丘希金的连环杀手在俄罗斯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故事充满了恐怖和疯狂,让人们在谈及他时都忍不住感到一阵心悸。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