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使臣数完小金桔后,向身后的随从做了个手势。那随从立即搬来几袋金币,放在高钧面前。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高钧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傻傻地看着那些金币,心里琢磨着这到底是祸还是福。
使臣指了指金币,向高钧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让随从挑着一担小金桔高兴地离开了。高钧看着那些金币,心里五味杂陈,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他索性不去想它,继续躺在甲板上晒太阳。
直到黄昏时分,王适等人在岸上交易完毕,回到船上。他们看到甲板上躺着的高钧和旁边那一堆金币,都露出了惊疑的表情。高钧把刚才的情况讲了一遍,大家都为他高兴,说这是他的时运来了。见众人都相信他,高钧才放下心来,开始清点金币。没想到竟然有两千多枚!
看到高钧意外得到这么多金币,大家都放松下来。高钧想着这些金币是意外之财,便提出平分给众人。但众人哪里肯受,纷纷拒绝。最后,高钧只好给每人分了二十个金币作为纪念,并给王适送了两百个金币作为这一趟的船费和伙食费。
王适看着高钧的大方举动,觉得有些好笑。他提醒高钧说:“你这次买回来的玉米、土豆等粮食货物可能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既然你已经买了,那就这样吧。下次出海,我建议你还是买些更有价值的货物。”
高钧本来就不懂经营,听了王适的建议也只是点点头。他上岸转悠了半天,也不知道该买什么好。最后心想家里缺口粮,就随便买了些玉米、土豆等可以吃的东西回去。
看到高钧买了这么多粮食货物,众人都取笑他不懂经营。但大家既然都收了他的金币,自然也就都帮忙把货物搬运上船,准备启航返程。在夕阳的余晖下,商船缓缓驶离爪哇国的港口,带着高钧的意外之财和众人的笑声,向着未知的海域进发。
商船在海上交易顺利,比预期提前回到了港口。高钧的货物被朋友们热心地搬运到了码头货仓,整齐地码放起来。他满意地点点头,带着大白径直往家走。
冯倩倩见高钧提前回家,脸上闪过一丝惊惶。大白一见到冯氏,便激动地叫个不停,仿佛是在控诉着什么。冯氏巧妙地利用这一点,责备高钧在外养狗却不提前告知。
“养狗?这算什么大事?”高钧心中有些无奈,他不过是捡了条流浪狗而已。原本期待着久别重逢的温馨,没想到却因这小狗而遭到妻子的责备,甚至被禁止晚上同房。他只好无奈地在厢房住下。
半夜时分,大白突然闯进高钧的房间,拉着他就往外拽。高钧与大白相处已久,深知它的举动必有蹊跷。他跟着大白悄悄来到冯氏的卧房外,隐约听到里面一男一女的对话声。高钧心中升起一股怒火,猛地敲门想要一探究竟。
房间里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过后,冯氏才气冲冲地打开门,对着高钧就是一顿数落。她责怪高钧三更半夜折腾,扰人清梦。高钧被抢白得无言以对,而大白趁机溜进房间,在四周转悠了一圈,似乎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见高钧答不上话,还放狗搜查房间,冯氏更是火冒三丈,抄起木棒在黑暗中追打起大白来。机灵的大白趁乱逃离了高家,留下高钧和冯氏在夜色中僵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冯氏见打不到大白,便将怒火转向高钧,要求他赶走大白,否则就不让他在家里吃饭。高钧无奈地点点头,心中却惦记着大白的安全。
那一晚,高钧没有见到大白。第二天一早,他想起仓库的货物,便早早地去了码头货仓。在整理清点货物的过程中,他心中不禁升起一股疑惑: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家中真的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吗?
冯氏对仓库货物的事情一无所知,她只关心自己的小日子。高钧一大早就出门去了,冯氏也懒得过问。直到傍晚,高钧提着一袋子土豆回家,冯氏见只有他一人,没有大白的身影,心想高钧终于妥协了,这才让他上桌吃饭。
正当高钧端起饭碗,准备大快朵颐时,大白突然从角落里冲出来,一个“飞扑”将高钧手里的饭碗打翻在地,饭菜散落一地。冯氏见状,气得直跺脚,抄起扁担满屋子追打大白,嘴里还不忘骂骂咧咧。
就在冯氏追打大白的混乱中,几只家鸡趁机赶来啄食地上的饭菜。不料,没一会儿工夫,这些家鸡就一个个倒在地上,口吐白沫,一命呜呼了。高钧看着这一幕,惊得目瞪口呆,冷汗直冒。
冯氏见状也停下了追打,她忙向高钧解释说,最近附近的鸡都在发瘟,死得很快也很多。说完,她麻利地将地上的饭菜打扫起来,倒入了河里。
那晚,高钧心事重重,他偷偷烤了几个土豆,带上大白悄悄去了仓库的库房休息。他整夜未眠,心中翻动着各种念头。
第二天早上,高钧返回家的途中,发现昨天冯氏倒饭菜的那条河里,漂浮着许多死鱼。这一发现,让他更加坚定了心中的决定——休掉冯氏。
冯氏正在厨房忙碌着早餐,见高钧进来,她又开始唠叨起来,说高钧不知道回家,不顾家等等。高钧没有理会她的唠叨,从怀里拿出一张休书,上面已经有公证人的签字画押。
冯氏接过休书,看着高钧冷冷的背影远去,她阴阳怪气地数落了一通高钧的穷酸。然后,她简单地收拾了一下衣物,骂骂咧咧地离开了高家。
然而,冯氏并没有回娘家,而是兴高采烈地去了隔壁赵四海家。高钧远远地看着冯氏走进赵家的大门,心中突然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似乎想起了什么,但又说不清道不明。这背后的谜团,似乎越来越大了……
在码头边上的小镇上,赵四海家族历代都是搬运工人,直到赵四海这一代,他凭借着天生的胆大和一身蛮力,在码头上混得风生水起。小时候就喜欢惹是生非的赵四海,长大后更是喜欢打架斗殴,他的父亲去世后,他干脆在码头边上开了一家小赌馆,靠放高利贷赚取了不少不义之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