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正处在疑虑万分的状态,这时家人通报说:“门外有一位秀才,名叫海瑞,据说擅长驱邪捉鬼。他途经此地,得知小姐被邪魔所困,特来帮忙驱妖。”夫人听完,半信半疑,只好吩咐家人将其请入府中。
片刻之后,海瑞带领几位朋友,一同走进了张家的大厅,各自在两侧落座。
温夫人亲自出来接待大家,相互行礼之后,她询问道:“哪位是海秀才?”众人指向海瑞介绍道:“这位就是。”温夫人仔细打量海瑞,见他年纪轻轻,心中不免有些怀疑,便直接问道:“海先生有何神通法术,能驱赶妖魅?又怎会知道小女遭逢邪祟?请详细说来。”
海瑞从容答道:“昨晚在旅店住宿时,我偶然听到几个鬼魂私下讨论,说是本地土地神放纵野鬼王小三作祟索要祭祀。因此我才决定赶来,试图将妖魔驱逐。”
温夫人听罢,既惊讶又高兴,回应道:“若我女儿真的能得海先生除去邪魔,康复如初,我们张家定铭记大恩大德。”说完,她示意家人准备酒席款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海瑞连忙阻止:“不必如此破费,我们此行完全是出于善意,绝非为了享乐。”双方几经推让,温夫人诚恳地说:“各位千万不要客气,我只是略备薄酒,希望能为各位壮壮胆气。”见温夫人态度真诚,海瑞便道:“既然夫人盛情相邀,自古道‘接受别人的尊重不如服从主人的意愿’,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但请不要太过铺张,只有简单一些,我们才能安心做事。”
于是温夫人命令家人摆上酒菜,众人便在大厅中落座用餐,同时还有邻居张元前来陪同。
海瑞等人在大厅上畅饮,温夫人则返回女儿宫花的房间查看。眼前的宫花与前一晚的状态迥异,看上去精神状态好了许多。见到母亲进来,她用手指向床榻下的一个大陶罐,还做出双手抓鬼入罐的动作。温夫人领悟了女儿的暗示,立刻返回厅上,向众人讲述了这个情况。海瑞听罢,立刻判断:“明白了,那是一个邪鬼,知道我们来找它,无处可逃,所以躲进了罐子里。只需将罐口封闭,就不怕它能跑哪儿去。”大家一致赞同这个推理。
在温夫人的引导下,众人一起来到绣房,宫花礼貌地退入帷幕后。海瑞问:“那个罐子在哪里?”温夫人命侍女去取罐子,奇怪的是,侍女几次尝试都无法搬动,只听她惊呼:“真是怪了!明明是个空罐子,怎么如此沉重?”海瑞见状,便说:“你先退下,让我来试试。”他走上前去,轻易地拿起罐子,感觉并不重,微笑着说:“莫非它跑了不成?”其他人回应:“不会的,如果它能跑,早就溜了,何必还要钻进罐子里?常言道‘鬼计多端’,肯定是故意变得轻飘飘的,企图糊弄我们呢!”海瑞决定不管怎样,先把罐子封起来再说。于是他让人拿来笔墨,先是用湿泥堵住了罐口,接着又贴上一层纸皮加固。海瑞亲手在纸上写下几个字:“永久封印,不得再生。海瑞亲封”。完成后,他又让人将罐子拿到山脚下埋了起来。温夫人一一照办,感激涕零;张元便邀请众人回到厅前继续饮酒。
温夫人悄悄询问宫花:“你刚才看到什么了?”宫花回忆道:“刚才我看见那个披头散发的恶鬼惊慌失措,自言自语道:‘哎呀,怎么海少保来了?’四处张望,好像找不到地方藏身。突然它一阵欢喜,看向床下的罐子,晃了几下身体,竟然缩小了身形,钻进了罐子内。从那一刻起,我就感觉舒服多了。刚才母亲进来时,我都不敢大声说出来,怕它逃跑再来作怪。刚才那位就是海少保吧?他有什么法术,连鬼都怕他呢?”
夫人听闻海瑞被鬼魂称为“少保”,心生喜悦:“他虽是个秀才,却能得到鬼魂如此敬畏,看来此人日后定有大富大贵的命数。”考虑到女儿宫花的生命正是因他得以挽救,无以为报,夫人萌生了一个想法:不如将宫花许配给海瑞为妻。这样一来,膝下既有这样一位乘龙快婿,下半生也可无忧无虑了。于是,她向宫花详细述说了海瑞是如何根据群鬼对话发现病根,特意赶来相救的过程。
宫花听罢,不禁感叹:“如此德才兼备之人,世上实属罕见,更何况他还预示着少保的富贵命运。不知他的父母是多少岁才有了这样出色的儿子?”夫人接着说:“我女儿这条命都是托了海瑞的福才保住的,我想要将你许配给海瑞,结为夫妻。有了他这样的女婿,我们张家既能倚仗他光大门楣,又能确保你终身有所依托,不辜负你的才貌。你觉得怎么样,是否同意这门婚事呢?”
宫花听罢,脸颊泛起红晕,低头默不作声。夫人见状,明白女儿心中已默认,便叫人请来张元商议。张元犹豫道:“这门婚事虽好,但海瑞是外地人,如果侄女嫁给他,只怕要长途跋涉,颇为不便,这该怎么办呢?”
夫人坚决道:“女儿已心许了海瑞,我也心意已决。就请叔叔帮忙撮合,我将感激不尽。”
张元听罢,欣然应允,转身走向前厅,对海瑞表达了感谢之情,随后向在座众人说明了夫人有意将宫花许配给海瑞的想法。海瑞一听,立刻起身致谢,却又婉拒道:“这怎么行呢?小姐出身名门,身份高贵,我怎敢妄自菲薄高攀呢?我这次前来纯粹是为了行侠仗义,如今若陡然成了贵府的女婿,恐怕会引来外界诸多非议。此事万万不可,还请老先生代为婉拒。”言毕,海瑞便欲收拾行囊,告辞离去。
张元见状,劝道:“海兄弟,请稍留片刻,老朽还有话说。”海瑞便又坐下,询问:“老先生有何教诲?”张元解释道:“海兄弟与我那侄女年龄相近,且尚未有婚约。如今侄女蒙受救命大恩,深感天地之恩厚重无比,我嫂子无以为报,故想将侄女许配给你,聊表些许谢意。
此乃关乎终身幸福的大事,又无需海兄弟耗费一分一毫的聘礼,为何你会如此坚决拒绝呢?莫非是嫌弃我们张家地位低微,觉得门户不对,所以才婉拒不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海瑞听罢,连忙回应:“岂敢如此。我所做的事微不足道,怎敢言恩?我不过是个贫寒书生,家在远方,怎敢拖累贵千金?之所以不敢轻易答应,实非轻视,还请老先生谅解。”
张元再度恳切劝说,周围的众人也被感染,纷纷帮腔道:“海兄何必如此固执?既然夫人已有此意,理应顺从才是啊!”
海瑞却答道:“并非我不肯答应,只是婚姻大事,应当由家中长辈做主,非我能擅自决定,因此不敢擅专。若夫人不嫌弃,又承蒙张老先生反复劝导,我自当恭敬从命。只是未经禀告家中长辈,不敢擅自做主,以免增添不孝之罪。容我先回家禀明,再慢慢商量。”
张元听罢,深知海瑞立场坚定,便转身进内告知夫人详情。夫人听后微微一笑,说:“叔叔可以问他们现在住哪家客栈,店名叫什么,我自有办法,一定能让他答应。”张元于是出来追问众人暂住何处,得知他们在张小乙客栈停留一晚,翌日就要启程,因张家之事而推迟。待众人说完,海瑞执意告别,张元只能送出门口,频频表示感谢。海瑞同样致谢后,与众人一同返回客栈。
海瑞偕同众人回到旅馆,朋友们纷纷议论,认为这门亲事实在是难得的好机遇,不应错过。海瑞微笑不语,此事暂且搁置一旁。
与此同时,温夫人见海瑞坚决拒绝婚事,便心生一计,她让堂叔张元探问清楚海瑞的住所,随即派人请来了一位在当地颇具声望的亲戚——张国璧。张国璧乃是一位进士出身,曾担任过太平府知府,因病辞职回到故乡。他与张元虽是远房叔侄,但以其正直多才,深受乡里敬仰,无论远近,都乐意听取他的意见。
温夫人对张国璧直言不讳:“今日请你过来,其实是有桩重要的亲事要与你商议,这件事非你出面不可,务必请你帮忙。”张国璧惊讶道:“我妹妹病情尚未好转,怎谈得上提亲?”温夫人笑着解释:“正是因为你妹妹一旦病愈,才更要尽快定下这门亲事。”
张国璧听后不解,追问:“为什么妹妹病一好就要定亲?”温夫人便将海瑞如何发现并封禁野鬼王小三的经过,以及野鬼称海瑞为“少保”的奇特言论,以及自己想将女儿许配给他,却被他婉拒的原因,逐一详述。张国璧听罢惊讶不已:“竟有这样的奇事?我倒是要会一会这位秀才。”
温夫人接着说:“海秀才之所以没有应允,是因为还未征询过他父母的意见,我看他是个识大体的人,必然重视名望,所以请你出面说合,他大概会答应的。”张国璧欣然同意:“很好,不过不知他住在何处?”温夫人告诉他:“他就住在前面的张小乙旅馆中。”
于是,张国璧告辞回家,穿戴整齐后,径直前往张小乙旅馆。当时天色已晚,他急忙让小乙进去通报海瑞。
小乙接到指示,快步走向客房,只见海瑞正与几位同僚在那儿用餐。小乙上前报告:“海相公,外面有位重要人物特地来拜会您。”海瑞感到诧异:“是什么人?他叫什么名字?我们之前认识吗?”小乙回应:“他是我们镇上一位非常有威望的大人物,张国璧老爷,他说专门来拜访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