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里蓝京长长叹了口气。
有人说3000万不是小数目,梅禹一直闹到京都和省委,全网爆料,作为市委书记的蓝京怎会不知道?
莫非是故意装糊涂?其实还真的冤枉了蓝京,他确实不知道。
试想他从早到晚多少会议、活动和事务缠身,除非有人主动汇报或秘书把材料送到桌上,他基本与现实社会隔绝,可谓两耳不闻窗外事。
有人说他总有时间看报、上网吗,应该能知晓民生疾苦,可是,蓝京这个级别的领导关心什么内容?
国内外大事,时正要闻!
他会花三五分钟仔细揣摩京都大领导即兴讲话、人民日报社论,却不会往社会新闻、八卦逸事版面多瞄半眼。
所以……
蓝京深知梅禹的3000万很可能讨不回公道,因为工程指挥部大小罪行最终都推到总指挥肖汝学身上,而肖汝学中毒深度昏迷,至今未醒。
沉吟良久,他在材料右上方批示道:
查清楚这批河沙来源,绝非天上掉下来的!3000万打给谁,一层层追到底!东青自然资源局不是看客,收录公文没打电话核查真假?上百万吨河沙不能老搁着,东青正府协调用到其它符合条件的项目,帮梅禹变现部分款项。
想想意犹未尽,又提笔补充道:
证据确凿,事实俱在的案子,法院为何迟迟判不下来?请市正法委牵头督查,尤其主审法官背景!
再往后层出不穷的转批材料、举报信、重要事项申报与报备等等,蓝京边看边询问了解具体情况边批示,有的还要让秘书乐锦强立即督办,就这样很快一个上午就过去了,拿起杯子喝茶时却感觉什么都没做。
“叫食堂送份盒饭,省得跑来跑去浪费时间,”蓝京叮嘱道,“下午要提前会儿去省府大院开会,利用空档多批些材料。”
乐锦强提醒道:“蓝书记,昨天陆市长约了今天中午边吃饭边谈雨污分流工程的……”
确实两位市委主要领导都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没空坐下来商量,只能利用吃饭的空隙聊几句。
“哦雨污分流……”
蓝京深深叹了口气,拿起毛巾擦擦脸道,“走吧,去食堂。”
国内在城市基建方面一定程度受限于民国伊始的规划,以排污系统为例,传统的合流制下水管道将雨水和污水混合排放,导致污水处理厂超负荷运行,而且暴雨时容易发生溢流导致污水雨水混合排放,污染河流、湖泊等水体。
近些年开始掀起雨污分流工程,实质是对合流制的改造升级,通过独立的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将城市下水管里的雨水污水分开收集、输送和处理,从而提高排水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好处自然不用多说,象欧美城市大都几十年前甚至一个世纪前就实施了雨污分流,最直接效果是缓解城市内涝,提高排水能力并降低积水风险;分流后的雨水相对清洁,经简单处理后用于绿化灌溉、道路冲洗等,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但缺点跟优点同样突出,主要集中在工程投资大,需要新建或改造大量管网涉及道路开挖、管道铺设等,施工成本高;严重影响城市交通和居民生活,工程大面积施工会导致交通拥堵、噪音污染、扬尘等问题;维护管理难度相当高,分流后的雨水和污水管网需要分别维护,增加管理成本,而且维护不到位可能出现管道堵塞、错接混接等问题。
更令市委市正府犹豫不决的是,雨污分流项目属于“99%都是失败”的工程,即它并非修一部分好一部分,特别在初期由于管道混杂等原因容易使溢流、污染等问题更严重,必须等到全网贯通后才真正看到效果。
那时候恐怕市委书记、市长都换了一茬吧?典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栽树的还要挨骂,被投诉,受质疑有没有收取巨额回扣,因为金河雨污分流一期工程总投资就达到46亿!
眼看金河下水管道负荷已达到极限,每逢暴雨起码淹半个城市,几年来内涝导致的经济损失早已超过雨污分流工程预算,再不上马,后面必将造成更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