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市局内部人事纷争仍在发酵之际,蓝京突然又烧了一把火!
在秦铁雁主持的全市正法系统工作促进会——会议主题就是重重敲打,因为新材料产业园专案组工作期间阻力不是一般的大,各区县正法委、公安局、纪委以及检察院等都出现程序不同的消极怠工,有人还扬言“上面有人查也白查”。
秦铁雁通过大屏幕亮出一张统计表,道:
“从现在起专案组不跟各位扯皮,各位也别推诿耍赖,我们只认数据说话!专案组哪天几点几分打电话给你,你没接说是开会,好,我们会调查那个时间点你到底在哪里!专案组要求两个工作日回复,你说下面的同志忙,行,我们会调查那两天忙些什么,有无证明材料!无故拖延、不配合专案组工作,达到三次就认定为不履职;五次列入调查范围;再严重就是涉案立即抓捕!”
说到“立即抓捕”他陡地将声调提高八度,令得参会人员齐齐一惊,会场气氛顿时充满肃杀与恐惧。
蓝京则进一步说:
“市委市正府不喜欢说秋后算账这种话,但个别领导、部分干部、很多同志的表现明显是有问题的,说白了吧,你要么知情不报,要么共同参与,不然怎会那些奇奇怪怪的举动?不要认为金河铁板一块撬不动,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我蓝京既然下定决心彻查,肯定要查明真相、让案情大白于天下!”
蓝京道:
“不妨举个例子,前市刑警支队长李其,在座各位都熟吧?他跑到浴城找小姐而且一找就是两个,按理金河地盘没人敢动,可不是被跨区执法的围城警方抓个正着吗?数百公里外的围城尚且知道,金河治安支队、区分局、辖地派出所都吃干饭的?在法律上,包庇罪视同犯罪一样处理!”
此言一出,如同一记重拳打得市治安支队领导们两眼发黑,摇摇欲倒。
与此同时蓝京请来市委组织部长翁敏婕,温和地问:
“市公安局下辖支队长的任命权都在局党委吗?鉴于工作岗位和职责的重要性,是不是有必要上收到市里统筹安排,翁部长觉得呢?”
翁敏婕道:
“涉及支队长高配的情况一直如此,比如副局长、党委成员兼任,中层干部的话如果都纳入市委组织部,工作量太大了,根本照应不到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支队长任命原则向来强调专业化,顶多支队之间横向交流,基本没出现过公安队伍外干部空降的情况,我建议蓝书记不要轻易打破这种约定俗成的规矩,以免造成干部队伍人心不稳。”
前面说得挺好,最后一句暴露了她惯有的霸气,即我的地盘我做主,你别指手划脚。
蓝京已经摸透她的脾气,宽容地笑笑道:
“从李其交代的情况来看,金河公安系统存在相互勾结、长期并且持续违规办案,为黑势力提供保护伞,敲诈勒索、收保护费等犯罪行为,专业的人确实应该干专业的事,可一旦利用专业来犯罪,必将带来外行管不着内行现象,有时如何界定、定性都成问题,这就令人担忧了……”
没等他说完,翁敏婕径直打断道:
“完全没必要担忧!监督与查处归纪委、检察院,处理归法院,根本没必要在公安内部重复建立这样的机制!”
蓝京还是笑:“翁部长,下次请等我说完好不好?我想翁部长还没听明白我要表达的意思。”
翁敏婕一滞,勉强道:“不好意思,我性子有点急。”
“检察院、法院以及司法局干部能不能交流到公安局各支队,依我看不存在专业障碍,而是换个角度工作嘛。我在基层主导过专案组查案,无非指纹、足迹、血型、周边监控,加上人证物证,时间线梳理,说穿了不就这么回事,有啥稀罕?”
蓝京道,“推而广之组织、宣传、统战等工作都具有专业性,照样一声令下进行不同岗位和部门交流,对不对?”
翁敏婕摇摇头道:“按说我应该附和,但我的职责告诉我不能随意苟同!公安队伍专业性并非蓝书记理解的那样,跟组织、宣传等有着本质区别,否则不会有警官学院、警官学校,但什么时候有过组织人事专业?而且警察队伍稳定性相当重要,有的刑警十年、十五年盯一桩案子,通过锲而不舍努力最终抓到真凶,倘若一会儿调到司法局,一会儿调到检察院,哪里还有恒心和毅力?”
他俩在争执岗位专业性问题吗?根本不是,他俩争的是话语权,即金河组织人事工作到底谁说了算。
其实翁敏婕跟几位支队长不算很熟,与副市长居丛岳关系也一般,但在她眼里都是金河本土干部,不能允许蓝京弃若敝屣,秋风扫落叶般扫得一干二净。
“那正是我说的,或许换个岗位更能打开思路,比一味钻牛角尖好得多,”蓝京将话题拉回来道,“近期专案组反映市局各支队执行力差、推诿塞责等问题,感觉软抵挡市委撤换李其的决定,我认为要再加加压,以交流或竞聘等方式再换一个支队长。”
“我不同意!”
翁敏婕不假思索道,“假设公安队伍在软抵抗,那么更不能硬碰硬而消耗党委和组织部门权威,也打击基层干部群众工作积极性,此时有必要发挥市局党委作用,尽快安抚和平息广大干警的情绪,避免矛盾扩大化,这是我的看法!蓝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