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市长在碧海应该处理过类似难题,有什么两全其美的方案?”
陆荣柏苦笑道:
“必须双方都作让步,所以不全也不美,碧海通常给的方案一是补偿款按顶格给,多一分都不行;二是地皮置换,市里提供几块地任他选,虽说比不上原来的地块,总比拿补偿款划算。”
与汪长江的思路差不多,本来嘛城市建设可供选择的方案无非这些,关键在于执行力。
“那就请陆市长这边多做做工作,列为临时追加预算立即启动起来,”蓝京道,“哪怕高架建好了青牧山工程不上,多条路对城市交通总是好的,对不对?”
陆荣柏明白蓝京的潜台词,即石应铨在其它方面阻力再大都无所谓,金河要确保不拖后腿,遂点点头道:
“按蓝书记指示办。”
第二天上午陆荣柏主持召开市长办公会,紧急提交市高铁站至东青景区的高架桥项目,利弊摆开来一说,包括常务副市长毕国治都沉默不语,毕竟富民研究所的事摆不上台面,而市委书记和市长都已达成共识,还有啥好说?心里只怨恨汪长江多嘴多舌。
未料陆荣柏动作快得令人来不及反应,会上明确副市长郑乙健兼工程总指挥,一长串副总指挥名单后,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主任居然是多嘴多舌的汪长江!
不对啊,郑乙健明明分管经济,怎么负责交通工程项目?
对此陆荣柏的解释是这条高架属于城市经济命脉,更多体现于其经济价值。
分管交通副市长冯进听得一脸黑线,为如此低劣蹩脚的借口感到无语。
第一时间听到消息的戚长隆急得跳脚!
本来蓝京刚上任那几天,戚长隆就打算趁热打铁上门拜访——虽说蓝京没回他发的短信,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作为城市的主正者总不会得罪排名首位的纳税大户,何朝迅却认为不宜太急,最好缓一缓让蓝京认识到华隆集团在地方影响力再说。
戚长隆听了觉得有道理,加之蓝京省委、市委两头跑,行程紧密根本插不上缝,一拖再拖到今天,想到蓝京突然决定视察东青区,期间杀出个多嘴多舌的汪长江,事态急转直下让戚长隆根本来不及反应!
“来硬的,还是来软的?”
戚长隆慌慌张张跑到何朝迅家讨教,手里拿了张高架桥施工图。
何朝迅将施工图接在手里仔细端详有顷,道:“一个工资都发不出的科研所低价购入,一直压在手里,凌金森识时务又帮着争取了六年,够可以了吧?水泥墩打下去,高架桥建起来,那块地基本废了,干脆换到别处……工程虽是姓郑的负责,补偿地块却由国土局提供,局领导、市里分管领导你都熟,不需要我出面吧?”
“我搞得掂,搞得掂,”戚长隆道,“何书记,我在意的倒不是区区一块地皮,而是姓蓝的肯定打听清楚六年前高架项目为什么被砍,依然下决心重新启动,分明就是不给面子,硬生生打我的脸……”
何朝迅半闭眼睛道:“你是首富,排名第一纳税大户,你觉得谁怕谁?他打你的脸,你也可以打他的脸嘛,随便撤几个亿投资、取消三四个项目,马上就会惊动市委市正府,信不信?”
戚长隆叹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划不来的,我们生意人讲究和气生财……”
“那就依人家意思办,有啥好商量?”何朝迅锐利的目光在他脸上扫了两个来回,“你好像心事重重,还有更值得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