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渊在这里很受欢迎。
其中有一个院长,男的,最是年轻,四十来岁吧,过来和傅渊汇报了一下这里的情况。
谢欢才知道是他花钱在供养这些人。
没有任何其他经济来源,就靠傅渊一个人养着,都是一些孤寡老人。
谢欢很惊讶。
当看到他和孩子们玩在一起时,她的心情更复杂了。
这样的傅渊,和她所认知的那个市侩的傅渊完全对不上号。
“阿棠,你家先生为什么要供养他们?”
趁傅渊和老人们聊天,谢欢悄悄找上阿棠问原因。
阿棠回答道:“好心。”
“先生常说,钱就得用在需要的地方。像这样的慈善堂全国有十二家。所以,先生每天都在努力工作。谢小姐,你虽然从小和傅先生一起长大,可你真的有了解过他吗?”
不了解。
她对他的了解很有限。
也不敢深入了解,怕是了解得越多,越不容易放下。
可阿棠还是和她说了很多有关傅渊的事:
比如,“先生每天工作至少十三四个小时,他还时常接一些免费的案子。不收他们分文。。。。。。”
比如:“先生一直在资助有潜质的贫困生,帮助他们成才的同时,还帮助他们回乡创业,让他们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比如:“先生救过很多误入歧途的少女,帮让她们重回学堂,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在很多人眼里,先生就是一个为了赚钱不择手段的人——我承认,先生有时候赚钱很黑心。但他赚的是有钱人的钱,接济的是那些需要帮助的普通人。先生一直在默默助人为乐。很少有人能做像他到这样无私奉献的。。。。。。”
阿棠的话,让她感慨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