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那当然是想的,不但想,艾伦威尔逊还要付之于行动,向海蒂·拉玛表达歉意。
艾伦威尔逊从来都英勇善战,公私兼顾的很好,尤其是是得到了两个大合同更是加持了神勇,坦克订单的意义自然是不用多说。
战斗机订单同样是巨大收获,艾伦威尔逊是看不上高空高速的二代机的。他觉得后世普遍评价不高的二代机,确实是非常尴尬的过度存在。
可是人家要都有,你没有的话?总要有一个理由,这个理由艾伦威尔逊找不出来。这不是他用公务员话术就能糊弄过去的东西。
为此他处心积虑,把tsr攻击机的技术推荐给了瑞典,借用这个欧洲仅次于英国的离岸平衡手,为英国进行技术验证,为下一代的战斗机积累经验。
现在印度又有需求了,那真是太好了,简直是瞌睡送来了枕头。虽然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以对全世界航空制造商的通杀而闻名。
但艾伦威尔逊不觉得这是问题,二代机在他眼中本身就是过度的一代。英国最好控制一下装备的规模,印度人想表演摔飞机,那是印度的自由。
再说了印度自有国情在此,肯定不可能只摔英国飞机,别的国家的战斗机也会被摔。大家都被摔了,就只能说明是印度自己的问题。
当然真正的利器,艾伦威尔逊是绝对不会答应的,比如他抄袭了阿帕奇的壳子,弄出来的英国虎式武装直升机,据北罗德西亚方面反应,那是真的很好用,抄袭出来一个精品。
英国自己使用都有些不够,要知道欧洲面对苏联庞大的装甲集群,哪有空给印度,德国人也需要、意大利人也觉得不错,现在乃是英国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
而印度还真的没提过,印度这个国家军购就是这样,一线明星军备堆砌的满满的。看起来不太重要的,就对付对付混过去。
海蒂·拉玛对帝国常务次长极尽升华的表现颇为满意,也就不提赫本为什么息影了。
安抚后勤保障是头等大事,拉博·巴特勒又找艾伦威尔逊过去商量,军购他是不反对的,就是询问香江那边是否加强戒备。
“尊敬的大臣,皇家海军不能打陆战。我们是否防备都改变不了结果。”
艾伦威尔逊说到这话锋一转,“现在应该想想巴基斯坦的问题。而非是没来由的威胁,从肯尼亚的事情我们可以得知,印度战败形成了破窗效应,就如同当年日俄战争提升了黄种人地位,朝鲜战争确立了新的强权一样。”
“印度此战的最大收获就是,在广泛的世界当中,印度这个国家已经不被当回事了。这个世界是很现实的,我可以断定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将会以极快的速度从各殖民地褪色,所以皇家海军才在东非没有过来,借着这一次肯尼亚印度裔伤亡惨重这个借口,对肯尼亚对英国有所不满的部族进行狂轰滥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