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从卿几人被院子里的动静闹醒时,天刚蒙蒙亮。
李广揉着眼睛第一个蹿出去,嘴里嘟囔着“咋咋呼呼的啥事儿”,刚到门口就愣在那儿——一辆牛车停在院子当间,车斗里码着齐整整的劈柴,长短粗细都差不多,一看就是精心收拾过的。
两个年轻小伙正往下搬柴,见屋里人都出来了,其中高个的停下手里的活,直起腰问:“哪位是新来的顾知青?”
顾从卿走过去,应声:“我是。”
高个小伙咧嘴一笑,露出两排白牙:“顾知青好!
我是西头老王家的,叫王铁柱。
这柴火是我爹让送的,说您要的量不少,家里先装了一车,后面还有五车,今上午准保都给您拉来码好,绝不耽误事。”
他指了指旁边矮点的小伙:“这是我弟铁蛋,跟我搭把手。”
老知青李建国凑过来,拍了拍顾从清的胳膊:“可以啊,老王家的柴是咱村最好的,干得透,烧起来旺,还不呛人。”
秦书蹲下去翻看柴火,拿起一块掂量掂量:“可不是咋的,都是松木疙瘩,耐烧。”
黄英和王玲也走过来,看着码得越来越整齐的柴堆,对视一眼,眼里都带着点惊讶——这柴火的成色,可比她们预想的好多了。
王铁柱一边卸柴一边说:“顾知青,我爹说了,您给的票他收了,说按市价换的,一点没多要。
还说往后要是柴火不够,再去家里说,保证给您挑好的。”
顾从卿点头:“替我谢谢你爹,也辛苦你们了。”
“不辛苦不辛苦!”铁蛋抢着说,“大队长说了,你们是好人,帮咱村长脸了,干点活应该的!”
等兄弟俩把柴送完,牛车又来了。
牛车已经到了门口,赶车的是个老汉,正是大队长说的老李头。
他从车上跳下来,冲顾从卿喊:“顾知青,我这柴也拉来了,都是去年冬天就晾干的,你瞅瞅中不中!”
顾从卿走过去一看,老李头的柴虽不如王家的整齐,却都是实打实的硬木,烧起来火力足。
老李头送了五车过来才完事。
王铁柱兄弟和老李头收了东西要走时,顾从卿让黄英从包袱里拿出两包水果糖,塞给他们:“拿回去吃,谢了啊。”
王铁柱挠着头嘿嘿笑:“这咋好意思……”
老李头嘴上说着,手却接了过去,揣进怀里。
等人都走了,李广摸着柴堆直咂舌:“从卿,这民主村的人,是实在啊!”
秦书也感慨:“看来这票花得值,心里踏实了。”
柴火在院子角落堆得像座小山,顾从卿看着天上飘来的几缕云彩,转头冲秦书和李广喊:“搭个柴火棚吧,别等下雨把柴淋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