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媳妇推让了两下,见他坚持,便接了一张糖票,转身进院薅了一把鲜嫩的菠菜,又从窗台上拿了个小坛子:“这里面是腌的萝卜干,下饭,你倒点回去。”
“谢谢您了婶子。”顾从卿接过菜和坛子。
“谢啥,邻里邻居的。”老王媳妇摆摆手,“快回去吧,看天头,你那几个同伴也该下工了。”
老王媳妇突然想起了什么,多问了一句:“你们知青点不是有几分菜地吗?
现成的菜,怎么不在那摘啊?”
顾从卿笑了笑,语气诚恳:“那菜地是老知青们种的,是他们的劳动成果。
我们刚到,啥也没干,哪能白吃人家的?”
他晃了晃手里的菜和坛子,“这头一回就多谢婶子的好意,菜我先拿走了。
等下回我们再来,您可别客气,该收票就收票。
或者您要是需要什么票,尽管来找我们。
您说得对,以后咱们都是一个村的,邻里邻居,本该互相帮衬着。”
老王媳妇这些年见多了下乡的知青,有眼高于顶的,有偷奸耍滑的,还是头一回见这么通透懂事的。
她眼里的欣赏藏都藏不住,拉着顾从卿的胳膊夸道:“好孩子!哎呦,这么多年来,来来回回多少知青啊,就你是个敞亮爽快又懂事的!”
她拍了拍他的手背:“你放心,等婶子真需要啥,肯定不跟你客气!
对了,在村里走动多注意着点,有些地方别瞎闯,村里老人多,规矩也多。”
说完,她也不多留,转身进了屋,看样子是要赶紧做饭。
顾从卿拎着菜往回走,心里琢磨着老王媳妇最后那句“注意着点”,总觉得话里有话。但眼下有了菜,先把饭做出来才是要紧事。
回到知青点,他赶紧把菠菜择了洗干净,又从坛子里倒出些萝卜干,切得细细的。
等锅里的杂粮粥快好时,他支起小铁锅,用仅剩的一点油把萝卜干炒了炒,又把菠菜烫了烫,撒上点盐。
又炒了一盘土豆片,才算完事。
刚忙活完,院门口就传来了脚步声,李广、秦书他们回来了,一个个累得直不起腰,看见桌上的菜,眼睛都亮了。
“有菜!”李广惊喜地喊了一声,“从卿,你这是……”
“跟老王家换的。”顾从卿盛着粥,“快洗手吃饭,吃完了歇会儿,晚上还得去领粮食。”
几人围坐在桌边,喝着稠稠的杂粮粥,感觉浑身的乏累都消了大半。
王玲咬着菜,小声说:“这菜真鲜,比光吃干粮强多了。”
顾从卿看着他们满足的样子,心里也踏实了些。
他知道,在这村里过日子,既要硬气,也得会处人。
像老王媳妇这样的实在人,值得好好相处——毕竟往后的日子还长,多一个照应,就多一分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