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想着时间还够,就当打草稿了,先写着,等会写完再从头改起。
这么一想,闫老二更是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了。
直接开写官府对受灾百姓的划分。
大错特错!
以屋损而定人哀,何其谬也!
写完这句,闫老二自己愣住了。
靠之,这是我写的?
这么牛!
这句好特么惊艳啊!
留着留着,必须留着!
之后又是闫老二擅长的,解决办法。
这有什么难的呢?
不就是入户调查受灾情况综合评级么!
顺序就搞错了,屋子应该在前么,错,以人为本啊!
人在前头,先评估人惨到什么程度,需要什么样的救助,再搞屋啊!
又或者独立出两个部门,一个负责救助人,一个负责修补房子,平行管理,交叉联络……
家里老人孩子统计一下,伤员病人统计一下,劳动力是否丧失……
在物资充足的情况下,可以无差别赈济。
如果救灾物资不够,那工作就落实的细一些,家里有几件棉衣啊,存了多少米粮柴炭……
最后闫老二写道,为了可持续发展,最好不要让灾民单方面的被救助,也应该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这个入户调查,需要大量的人手,就可以分派下去嘛。
关州上下一心,在王府的正确领导下,一定能顺利度过此次寒灾。
冬去春来,暖阳花开。
闫老二收笔,满意的看着最后这八个字。
自我感动着:写得真好哇!
闫老二放下笔,拿起前面的一张,从头到尾通读了一遍。
自己嘀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