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爸和邱妈就是要过来闹一场的,这个主意还是邱向斌给出的。
老夫妻俩那天确实相信了邱向荣的说辞,还被他的态度给唬到了,同时也被“九十万”给吓到了,就没敢继续打烘焙店的主意。
可要钱这事儿,是小儿子邱向斌给他俩的“任务”,完不成,不仅小儿子的婚结不了,他俩也没法儿去大城市养老了,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跟小儿子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打小邱向斌一生气耍赖,邱爸邱妈就没辙,这回总不可能让他俩出这笔钱买房买车付彩礼吧?且不说他俩的棺材本都已经在大儿子邱向杰买房的时候掏给他了,就算他俩现在有钱,只要一想到这钱从他俩手里花出去,房子和车都要添上那女孩儿的名字,哦,还要给她18万8的彩礼,他俩就心疼得喘不过来气。
就这么拖了几天,邱向斌耐不住了,打电话回来问情况。邱爸邱妈犹豫半晌,最后还是跟小儿子说了实话,并且小心翼翼地问:“儿子,爸妈还能过去跟着你养老吗?”
“一分钱没有养什么老啊?!”邱向斌没好气地把电话挂了。
老两口顿时慌了神,小儿子那儿去不了了,老二他们又拿捏不住,现在还把人得罪了,这可怎么办呀!
又过了两天,俩人正计划着再装个病,借此把邱向荣叫回来,跟他示个好,邱向斌的电话又打回来了。一顿甜言蜜语把老两口哄得乐开了花,并且让他们相信邱向荣说的是谎话,是骗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一毛不拔,而后又哄着老两口去陶家村上门去闹。
老两口难得保持一丝理智,真的就一丝,一点都不多:“这还没过十五呢,还在年节里,怎么好过去闹啊?”
邱向斌好说歹说,老两口就是不同意,最后他耐心告罄:“过了十五才算过完年,那十六去总可以吧?就十六去!必须去!”说完不给爹妈反应,就挂了电话。
老两口一起商量过后,就在十六这天早上来了陶家村。
俩人骑上电瓶车出门时还遇到了错对门的长英婶,长英婶还主动大了招呼:“这大清早的,去哪儿呀?”
老两口理都没理。
长英婶“切”了一声,也没多想,还以为这老两口是去镇上赶早市——以前也不是没有过,否则她一准儿立马给长秀婶打电话通风报信。
此时,在陶华宇家院门口,邱妈已经哭诉完了,等着陶家村的人给她评理,也等着邱向荣和他身边的一家人被指责被戳脊梁骨。
然而,事实跟她预想的大相径庭。
抢到第一顺位发言的是长秀婶:“哎呦,真有脸在这哭哦!别管这个店到底是向荣的还是华宇的,跟你,你们,有半点关系吗?什么叫你们应得的钱?请问这开店的事你们是出钱了还是出力了?出没出力我们是没看见,要是出钱了麻烦拿出证据来!”
张婶紧接着抢到了第二顺位发言,并且转移了话题:“就是!你们这种行为就好比做菜的时候连根葱都没帮着切,等菜熟了却想连锅端,想得美哦!怪不得向荣这么些年都不愿意回家,有这样的父母谁愿意回家啊?”
第一第二都被抢走了,庆磊妈着急,赶忙接上话抢到了第三:“张姐,什么回家不回家的啊,向荣早就是我们陶家村的女婿了,他的家就在陶家村!你们要是想说理,回你们丘林湾说理去,向荣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我们陶家村的人自己有眼睛会看,没人乐意听你们在这颠倒黑白!”
左邻右舍全都七嘴八舌开始指责起了邱爸邱妈,还有翻旧账翻到邱向荣和陶华歆结婚那天的。
“我们陶家村的姑娘欢欢喜喜地嫁过去,却被你们晾在大门外立规矩,这个仇我们记一辈子!”
“要么说向荣怎么到我们陶家村当女婿了呢,还不是因为这俩老的不做人。”
……
邱爸邱妈人都快傻了,怎么会这样呢?这跟小儿子说的也不一样呀,不是说是人都有红眼病吗?那些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的人就会顺势站他们这边指责邱向荣啊,怎么矛头全都对准了他们呢?
大家见邱爸邱妈的气焰消下去了,也就渐渐息了声,把时间留给邱向荣,看他怎么处理。
柳望雪他们几人就是在这个时候过来的。
柳望雪边听长秀婶讲事情的原委,边注意着人群中央的邱爸邱妈。
还没等邱向荣开口,邱爸指着他厉声道:“这个钱你不给也得给!我和你妈生你养你一场,你孝敬我们是应该的!”他可不能犯怂,钱必须得要到,小儿子说了,无论多少都行,先要一笔,以后再慢慢磨,他和孩子妈还指望着小儿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