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口中的赵老师是赵晓丁。
国内知名摄影师,老谋子御用,曾是《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摄影师。
而杜可风,同样是大有来头。
《阿飞正传》、《东邪西毒》、《重庆森林》、《花样年华》、《英雄》、《海洋天堂》等等,都是他拍的。
如果硬算,他和王佳卫的合作次数最多。
这一次,也是继《英雄》之后,杜可风和赵晓丁二度合作。
李杰选他们,不是因为他们多么多么擅长科幻题材。
而是看重他们擅长大场面调度。
之前《空间折迭》、《申海堡垒》的拍摄,大场面并不多,孙明、邵丹几位摄影师,缺乏大场面的调度经验。
他们的特效拍摄经验+杜、赵两人的大场面调度。
一个字形容。
稳!
不多时,美术组的叶锦添、种田阳平、张叔平,道具组的王伟轩、斯科特、徐建、肖晶,特效组的保罗、克里斯托福、谢宁等人悉数到场。
四十多人的会议室被坐的满满当当。
这次的后期人员,依旧是多国兵团。
像保罗,他是澳洲特效公司FuelVFX的特效总监,克里斯托福和谢宁则是国内特效公司baseFX的创始人。
这家公司从06年开始,便扎根国内,前年,他们刚刚凭借《血战太平洋》的特效制作赢下了艾美奖。
算是国内比较顶尖的特效公司。
放眼亚洲,都不算差,但距离国际一线水平,那还有一点差距。
这差距不是体现在硬件,而是软件。
国内相关的储备人才太少,跟高校合作的科研课题、项目,更是少之又少。
片刻后,李杰站到投影幕前,目光环视一圈,而后清了清嗓子。
“各位老师,今天把大家召集到这里,就是开了一个碰头会。”
“接下来,我会介绍一下项目的近况,以及要求。”
说着,李杰按动手中的遥控器。
首先映入众人眼帘的是一台巨大的,充满工业美感的行星发动机。
“这是我设计的行星发动机概念图。”
“开拍之前,需要在棚内搭建一座一比一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