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
应氏杯四强赛后两场准时开战。
第一场比赛,老聂发挥神勇,力战两百多手,成功拿下武宫正树。
第二场比赛,刘晓光负于小日子名将大竹英雄。
最终的四强,华夏二人,旅日宝岛棋手一人,小日子一人。
赛果出炉,小日子棋迷,面若死灰。
虽然他们很想叫屈,但从应氏杯的赛制来看,它确实比较公平。
第一轮循环赛,剔除了那些混子。
第二轮比赛,应氏杯多了一条同国棋手回避原则,他们没有遇到什么艰难的选择。
不论是李杰VS加藤正夫,还是老聂VS武宫正树的对局,都没有问题。
如果硬要找借口,那倒是有一条。
棋手对应氏规则不是特别熟悉。
除此之外,找不到其他理由。
所以。
选手不熟悉规则这一理由,迅速成为小日子棋迷的安慰剂。
不过,那些比较清醒的小日子棋迷已经认知到一件事。
大日子围棋就像当初的日不落帝国。
遍数日本棋坛,别说找出一个像李杰那样的棋手,就是跟马小春差不多的,都没有两个。
余晖已至!
下一个阶段,可能就是漫长无比的黑夜。
什么时候走出,或者能否走出黑夜,他们并不知道。
小日子棋迷来不及伤感太久。
因为第三轮半决赛来了。
五月。
应氏杯第三轮,如期而至。
半决赛和决赛地点,都在华夏。
前者位于杭城。
比赛地点放在了西湖之畔。
五月,正值高考前夕,林武峰和宋莹虽然很想前往杭城观赛,但大儿子的高考同样重要。
是以,两人没有在现场观赛。
反正七月的决赛,他们一家都可以去,而且,应氏杯的四强赛、半决赛、决赛,全程都有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