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说我吧,在医美行业干了十几年,好歹是个总,那些公司最高年薪只给20万。”
“那点钱够干嘛的?”
“与其去给别人当牛做马,不如自己干。”
听到这些话,李杰没有直接反对,而是换了一个角度。
“自己干,好是好。”
“不过,姐夫,你们这个行业,应该要垫资吧?”
“那肯定啊。”
那伟直言道:“哪有甲方一口气直接结款的,都是你欠我,我欠你,把资金利用率提到极限。”
“这事,我其实有考虑,你姐夫这十几年,那不是白混的。”
“那种上百万的大活动捞不着,几万,十几万的小活,一年拉个十个八个还是没问题的。”
“反正,怎么算都比打工要强。”
“有数就好。”
其实,那伟的性格并不适合自己创业,但李杰没有劝他放弃创业的念头。
那伟又不是小孩子。
四十多岁的人了,不是不知道轻重,等到那伟碰了壁,也就知道安稳了。
到时候再找工作,那也不迟。
他们夫妻两个,一年不说多,三十多万还是能挣到的,这个钱在燕京生活,那是绝对够的。
“哈哈。”
那伟呵呵一笑:“你以为我是愣头青啊,你姐夫我,好歹混了十几年,放心吧,我给自己定下的额度是二十万。”
“超过这个数字,绝对不垫付。”
话说到这里,李杰也就没再继续引申。
转而聊起了近期的一些热点事件。
大概九点左右,李杰骑着小电驴回了宿舍。
晚上。
沈琳跟他用微信交流了一会。
得知那伟的一些心思,她也没继续反对。
创业,那就创吧。
风险与收益向来是并存的,收益越大,风险也就越大。
说不定那伟创业成功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