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人才是他的心腹。
提前下海的那批人,不说人人都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至少是吃喝不愁,手头宽裕一点的,凑一凑也能买得起房子。
二环内买不起,四环也是可以买的。
好歹是燕京的房子。
再不济,还有通州、昌平那边。
那边的房价很便宜,只要2000左右一平,部分楼盘,一千大几也是有的。
虽说现在荒了一点,但十几年一过,还是很繁华。
毕竟是首都。
哪有差的地方?
就像陈晓鸥买的那套房子,位置在丰台附近,搁在老燕京人眼里,三环外都是郊区。
但现在差,不代表以后差。
一套90多平的两居室,一共花了40万不到。
平摊下来,一平方只要4000多,十几年一过,至少翻十倍,甚至更多一点。
买到就是赚到。
当然。
如果要算上通货膨胀,物价等因素,涨幅肯定没有十倍那么多。
90年代末的四十多万,跟后世的3、400万也没有多大差别。
这时候的钱,它值钱呐。
白住十几年,还能卖出几百万,不论怎么算,那都是赚的。
有了房贷压身,陈晓鸥过得更节俭了。
房贷。
哥哥姐姐借的钱。
都是大山。
往年换季,她肯定买上两三套衣服,现在只有夏天买买新衣服,秋冬换季,能不买就不买。
以前的衣服又不是不能穿。
另外,各种聚餐,她也去的少了。
别人请客,总归要回请,哪有白吃的?
既然不请客,那就不去聚餐。
我不吃你的,你也别吃我的。
偶尔,陈晓鸥也会怀疑自己,为了一套房子,值得吗?
就这还是房贷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