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 第九十四章 惋惜(第3页)

第九十四章 惋惜(第3页)

言到此处,范仲淹可谓是深有体会。

吴县范氏十世祖乃是唐宰相范履冰,世居邠州(陕西邠县),后四世祖范随移居苏州。

自此,范随一系的范氏定居吴县。

虽然范仲淹在苏州呆的时间并不长,但他父亲、祖父、曾祖皆生于斯,长于斯。

对于苏州,他是有着强烈的认同感的。

(ps:到了范仲淹这一代,吴县范氏其实已经家道中落了,范仲淹两岁丧父,母子贫而无依,后来改嫁给了一位名叫朱文翰的官员。

因为改嫁,范仲淹还用过‘朱说’的名字,后来应该是进士及第后改回了原名。

这一点,也是范氏没落的印证,不然,范仲淹母亲也不会带着他改嫁)

望着侃侃而谈的范仲淹,张纶心中的惋惜之情愈发的浓郁。

可惜。

希文的拳拳之心,只怕没个好结果。

其实,也不怪乎张纶如此作想,因为按照正常的流程而言,范仲淹此次治水的奏疏,必定会以失败而告终。

但现在嘛,有李杰在,范仲淹这一片热忱,自然不会错付。

李杰又不是那等迂腐之人,他是实用主义者,苏湖之地水患频发,早就该治一治了。

何况,苏湖之地灾害频繁,本身和宋廷也有脱不开的关系。

苏湖之地,向来是水患的重灾区,但隋唐之时,平均每二十年才会遭遇一次大灾。

到了五代吴越时期,大概也是二十年左右遭遇一次。

但到了宋代,平均五年一次,时间直接缩短了四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其中,部分是天灾,更多的却是人祸。

宋代是一个极为依赖漕粮的王朝,何谓漕粮?

即通过漕运调集而来的外地粮食。

其中,东南六路输送的漕粮最多,每年大约要向京师输送五百五十万石漕粮。

之所以要供应这么多漕粮,大半是为了养兵。

在强干弱枝的大方针下,京师之地所驻部队占天下禁军之半,常年在三十万左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