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组的程芳,你跟猫组长一起负责外围支援工作。”
“是!”
有了农夫这个金字招牌,技术员们踊跃报名参加。
李爱国见挑选得差不多了,开始安排改造工作:“现在还缺少三个技术员,负责配合我对设备进行本土化改造。这个工作难度比较高,有没有自告奋勇的?”
李爱国自始至终都没介绍到底要研制什么军工设备,现在听说要进行高难度任务,那些技术人员一下子有些犹豫了。
犹豫的原因也许有担忧、也许有不信任、也许是担心出差错,总之现场安静了下来。
这时候,一男一女两个年轻的技术员举起了手,同时开口:“李组长,我来干。”
李爱国认得两人,男的叫**,女的叫***。
**和***都是青大学的毕业生,已经结婚了,都在气象站工作,算是神仙眷侣。
同时两人都没要孩子,把精力全都扑在了工作上,是搞研究的好手。
李爱国见两人主动请缨,立马拍板:“好,就你们两个了,现在还有一个名额。”
话音刚落,角落里举起一根胳膊。
“李组长,我行吗?”
大家伙齐齐扭头看去,等看到举手的人,他们的神情都古怪起来了。
举手的人是物资处的大发明家——五级工程师,梁小明。
五级工程师在这年月要是放在工厂里,至少也能当个总工。
梁小明还是正牌大学毕业,在解放前曾担任过京城某研究所的研究员。
但是。
他在物资处乃至整个气象站却不太受待见。
没有别的原因,他的发明太奇葩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比如他进入气象站后,第一个发明——直肠胶囊。
这个装备光是名字就让人菊一紧。
它是专门为谍战人员隐藏工具武器而设计的装备。
具体来说,就是一枚硕大的胶囊。
胶囊里可以装小钳子、小锉刀、小螺丝刀这类迷你工具。
胶囊吞进肚子里,在这年月没有安检门,确实能躲过搜查。
唯一的问题就是吃进肚子里难,拉出来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