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主编正是华教授。
陈资料虽是后任的主编,截至目前来,还没能在《数学学报上发表重量级的论文,听到李爱国的话,吓了一跳,正要提醒华教授。
他还没来得及开口,便看到华教授摇了摇头:“不妥”
陈资料暗暗松口气,到了嘴边的话又吞咽了回去。
华教授接着说道:“《数学学报虽是国内最大的数学期刊,但是在全世界来说,台子还是太小了,不利于改论文的推广。”
李爱国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说法:“推广论文?”
华教授也知道李爱国不是专业研究人员,耐心解释道:“像这种高难度论文想要刊登在期刊上,往往需要经过漫长的同行评审环节,验证证明过程是否正确。
涉及到重要猜想证明的论文,审核周期往往会比较长。
即使是论文通过了审核,刊登到了期刊上,想要快速获得国际同行的认可,也需要漫长的过程,有时候,还要召开数次国际会议进行商讨。
像你这篇论文,要想在短时间内得到国际同行的承认,就需要一家非常知名的数学期刊杂志社背书。”
李爱国好像听明白了:“您的意思是投到国外的期刊杂志上?”
华教授从兜里摸出一根烟递给了李爱国,又给陈资料递上了根,然后自己点上了上,抽一口道:“我曾在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担任过研究员,跟《数学年刊的主编艾森哈特先生曾经是同事,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便是拓扑学,对庞加莱猜想也有深入的研究。”
《数学年刊。四大之一。
华教授果然是大佬,竟然跟四大的主编做过同事。
李爱国心中一凛,很快清醒了过来:“华教授,如果论文投到国外的期刊上,我需要先向组织打报告。”
华教授也明白相关的程序,点头:“这么着吧,论文先放在这里,我带人先审核一遍,你那边要是有了结果,我再跟艾森哈特先生联系。”
华教授直接把论文投向《数学年刊,也是以自己的学术声望作保证,自然得小心谨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爱国跟华教授闲聊一阵,就骑着自行车前往了气象站。
他走后,华教授坐下来再次拿起那篇论文。
陈资料这时候才晃过神来,诧异道:“老师,爱国的论文真没问题?”
“刚才我粗略看了一遍,无论是证明思路,还是李爱国流的理论都能讲得通,要是有问题也是一些细枝末叶的问题。”华教授夹着烟,抬眼看看陈资料:“小陈啊,你有什么事情吗?”
“啊,没有。”陈资料把写了想法的手稿往身后藏了藏。
华教授:“既然没有别的工作,就留下来帮着审核一遍,《数学年刊那边要求很严格,咱们不能出现任何纰漏。”
陈资料:“啊”
*****
这年月国内和国外缺乏联络途径,但是正常的学术交流并没有中断。
1956年参加巴黎“国际中国社会史大论战”,围绕中国历史分期问题与欧美学者展开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