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他这里换东西的,都是军属介绍军属来的。
谁帮他介绍了人过来,他也会送点东西。
他媳妇儿有编筐的手艺。
编出来的筐子,大部分卖给部队军属了。
明面上他家有额外的收入,所以条件好一些,村里人并不太注意。
长年累月的,军属到村里换东西就都来找他了。
在这里随军的军嫂,曾文亮认识很多。
正好张云娟碰见一个军属到他家来买编筐。
是一个营长媳妇,姓马。
张云娟在他家隔壁的院子里和那家的小媳妇儿学织毛衣。
把曾文亮家那边的说话听得清清楚楚。
听说话的语气挺熟络,肯定不是第一次来往。
一个编筐没有几毛钱,人家买了筐,他送了四个鸡蛋。
这简直等于是半买半送。
他儿媳妇就背后抱怨,他公公这么做买卖,根本就挣不了什么。
他家喂的鸡不算少,但是下的鸡蛋也不够卖的。
曾文亮有很多时候从村里买了鸡蛋再卖给军属,还给添头。
卖30个鸡蛋,最后才挣了三分钱的事,曾文亮都干过。
这还算是好的。
碰到愿意占便宜的,他家还倒搭过。
这摆明了和军属的来往,他不是为了挣钱,就是为了搞好关系。
张云娟就当做好奇,军属还这么没素质,还愿意占便宜呀?
一个市里人都不懂这些,张云娟又恭维了几句。
曾文亮的儿媳妇就起了炫耀的心思,她和张云娟聊起来了八卦。
张文娟套出了不少信息。
他儿媳妇说,人和人真是不一样,有的人一看就有文化,不小气不占便宜,比如说谁谁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