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咱们回去?”
“恩。牛叔说了,如果真有咱们担心的事发生,他会找人帮着查的。”
报名过后,育苇场的知青心都扑在考大学上,抢过秋收后,后面打芦苇和羊草的活他们都只参加半天,原本的民办教学也停止了。
刚好镇上的学校恢复上课,适龄上学的孩子每天就坐着马车,有人专接专送,也减轻了知青的任务。
即使如此,知青们依旧抓紧一切时间复习功课,她们甚至后悔之前不够努力,明明比别人早两年得了风声,可还有那么多知识都不会。
自从高考的消息公布后,杨美娇就和吕挚航密切开始通信,对方如今在首都大学任教,托他的人情,京城高校真正模拟卷一次又一次地邮寄到育苇场。
杨美娇从不藏私,每一次快递员送信到场里,她都会当天晚上召集所有知青进行模拟考试。
然后按标准答案大家对题。
到了这种时候,努力靠个人,谁也帮不到谁了。
第一次,杨美娇语文不算作文分打了七十分,几乎是满分了。数学满分,政-治八十五分,史地只打了七十六分。
不算作文四科总计三百三十一分,满分是四百分,这样的高分几乎羡慕死了所有人。
可杨美娇并不满足,数学她跟本不用努力,政-治和史地只打了一百六十一分,这个成绩不海量背诵是不可能拔分了。
她想了想,换了一个思路,第二天她又将化学和物理卷子拿出来做了,结果让所有选择走理科的男生一阵哀嚎。
杨美娇竟然打了一百八十五分。
原本她就在想,是走文科还是走理科,理科她就选择建筑专业,文科她选择经济贸易。
她犹豫自己到底走哪个专业时,许桥安同时也在考虑。
他和美娇的分数差了近五十分,巨大的差距让他变得沉默,经常到吃饭的时候都找不见人。
眼看到了十一月中旬,大家开始报考大学了,而第二次模拟考试,他的成绩离美娇想报的京大还差两分,却高出了清大三分。更是高出其它一等高校录取分十几分。
这样的成绩羡煞所有人,就连聂卫平也只打了三百零五分,可他不敢将目标放得太高。
许桥安看着分数眉头紧锁时,杨美娇走了过来。
“桥安,我想和你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