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喜事?李先生这样高兴”,子薰问,李先生老成持重,很少见到他这样喜形于色。
他英眉微微一挺,“咱也想知道”。
“可能是家里的喜事儿”,李先生精神抖擞的样子,仿佛年轻了几岁。
“也许是因为杨宪被扣了”,他脸色渐沉。
李善长比朱元璋大十四岁,三年前在攻略滁州途中,主动来投,被留下当幕僚。
有一天,朱元璋神色从容地问:“四方争斗,何时能平定下来?”
李善长成竹在胸,不慌不忙地回答:“效法汉高祖刘邦,知人善任,不嗜杀戮,天下不难平定”。
朱元璋被李善长当成了刘邦那样的人物,未来的天下之主。
李善长忠心耿耿,勤恳尽职,郭子兴曾多次拉拢,却从未动心。
出谋划策,调和诸将的关系,保证粮草供给,一直以来,李善长稳坐朱元璋身边的第一文臣之位。
可是杨宪此人,锋芒毕露,在上位面前一个劲儿显摆自己。
先别说你几斤几两,大家还没看出来,退一万步说,就算你再能干,也得懂个先来后到,礼敬长者吧,你才来几天呀。
杨宪在上位面前抢风头,李善长心中大为不悦。
幸好上位慧眼识人,把他打发走了,李善长烦恼尽消,心里松快了很多,人逢喜事精神爽。
朱元璋看在眼里,不露声色,杨宪是心急了些,却也是有用之人,善长容不下他,得给他另外安排职位。
职场争斗,倒也有趣,子薰慢慢品出其中的醋味儿。
他可真是香饽饽,人人争,人人抢,想到这儿,子薰不由得坏笑。
“笑什么?”他重重地捻了捻纤纤玉指。
“咱回去给你做鱼吃“,子薰轻抚其腰,无比殷勤,可不能任由他被别人抢了过去。
他忍不住笑骂:”不用在咱面前抖机灵“。
君臣之间的信任是件很奇妙的事儿,难以言说,重用杨宪,不见得会影响李善长的地位。
李善长担忧在上位心中的地位下降,难道是因为粗持文墨,自信心不足?
子薰不由得检省自身,与夫人、二夫人相比,自己算得上不学无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