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风了,他拿起红色的大氅给她披上,将她鬓角的乱发轻轻梳理到耳后。
这次到开封,仍住在上次的宅子里。
城内的宫殿正在修缮中,便于“天子于春秋往来巡狩”。
上位在工部官员的陪同下,去视察施工进度,子薰关在屋里睡大觉。
徐达、常遇春、汤和、冯胜等人要过两天到,上位除了巡视城墙、宫殿,大部分时间还是用来研究接下来的行动方略。
与元军作战,应天城距离北方前线太远,朝廷部署军事行动,指挥调遣兵力多有不便。
很多大臣建议定都开封,“有天下者,非都中原不能控制奸顽”。
开封是北宋的都城,小明王也曾定开封为都城。
都城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政治、军事、地理等各种因素。
应天城内有现成的宫殿——吴王新宫,在此建都,能节省大笔开支。
这里交通便利,水路四通八达,是天下各种物资的汇集地。
应天所在的江南地区此时是全国经济重心,盛产粮食,纺织业、制盐业发达,商业繁荣,而且虎踞龙盘,地形险要,背靠钟山,北临长江。
历史上,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六朝都曾在此建都,可是这六朝存续时间都不长,上位觉得很不吉利。
在何处建都,成为上位的一块心病。
二十余年的战火蹂躏,开封民生凋敝,如果定都开封,那么所需物资都得从南方转运,将耗费大量的民力物力,不利于休养生息。
开封地处中原,大臣们坚持劝谏,“君天下者宜居中土,汴梁宋故都,劝上定都”。
“四方朝贡,道里适均,父老之言,乃合朕志”,经过考察后,上位认为群臣说的在理。
应天和开封同时定为都城,实行两京制度,天子于春秋往来巡狩。
这是一个折中的方案,开封无险可守,四面受敌,应天地势险要,正好可以弥补。
不过,上位似乎仍在犹豫之中,有意放缓开封宫殿的修缮速度。
上次子薰来开封,只顾着享美食、逛宫殿,对这座城市中的穷苦百姓所知甚少。
这两天,跟在上位身边,看了许多资料,心情逐渐沉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