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话和粤语保留了许多古代官话的特点。
为什么这样说呢。
其实从那些古诗词里就可以看到。
很多时候我们学习古诗词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用普通话来读古诗词,很多时候并不押韵。
可是。
如果用客家话或者是粤语来读的话,那就押上韵了。
比如远上寒山石径斜……普通话,这里读xie。
但事实上,这里读xia。
至于原因,老师不说,就一直说是一直传下来的。
事实上,客家话这里就是读xia。
又如: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普通话里面,津与人是不押韵的。
但在客家话里面,这里是押韵的。
因为客家人对于“人”的音是,nin。
而关于人是nin的音,在唐诗里面就更多了。
比如。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里的人,也是nin的音。
又如: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里的人,同样也是nin的音。
如果只是一个两个巧合,那没有什么。
但一系列诗里面,这都是这样押韵,那就不能说是巧合了。
当然。
除了这一些,还有许多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