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搔更短,深欲不胜簪。】
安史之乱爆之后,第二年潼关就失守。
唐玄宗西逃避难,七月,太子便与唐玄宗发生了矛盾,随即太子即位于灵武,也就是唐肃宗。
一边是大唐高层处于政治斗争。
另一边是安史之乱在不断的破坏着整个大唐江山。
这一首《春望》,正是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杜甫触景生情而写。
“这首诗我想起了陆游。”
“我也是,当年的宋朝陷入不断的战火,没想到大唐也是。”
“是啊,大唐虽然看起来繁华,这只不过是表面。”
而这时的杜甫,如诗里面,他已经50多岁了,早就有了白发。
不过也在这一刻。
杜甫抓住了机会。
他通过自己的见识,敏锐的分析出未来的天下,将可能是唐肃宗的。
所以。
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杜甫便前往灵武,准备投奔唐肃宗。
只是可惜。
半路当中,杜甫就被抓了。
与杜甫一同被抓的,还有王维。
相对于名满天下的王维,杜甫虽然被抓,但并没有什么人看管杜甫。
所以。
杜甫趁着叛军睡着之即,就此逃离。
随即。
杜甫千里奔向了唐肃宗。
当看到杜甫千里来投自己,虽然唐肃宗并不认识杜甫,杜甫在当时也没啥名气,同时他也没干过什么政绩。可看着杜甫千里而来,一路遭受无数的危险,唐肃宗有一些被感动了。同时,这时的唐肃宗虽然即位,名义上是皇帝,但其实他与唐玄宗还在内斗,他的皇位并不稳。有这样的人来投自己,并认为自己是正统,这也是唐肃宗愿意看到的。最终,唐肃宗封杜甫为左拾遗。
左拾遗这个官位不大,大概也是八九品。
但这一个职位主要的工作是帮助皇帝查遗补缺,相当于皇帝的秘书。
也就是说。
这个职位每天见到的就是天子,非常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