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此诗前两句。
前两句看似随口说出,但却一气旋转,顺势而下,绝无半点滞碍。“黄鹤”二字再三出现,却因其气势奔腾直下,使读者“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急忙读下去,无暇觉察到它的重叠出现。但也正是这种打破常规,一下子却让这一首诗,直接高唱入云,成为绝响。
而后两句又是让人意想不到的回转,好像重新回到了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状态。加之最后两句中使用的历历,萋萋,悠悠……等词,更是让这一首诗如乐曲一般,让此诗变得赋有节奏,声音铿锵。
正如现在。
当江宁与大家分享完这一首《黄鹤楼》时。
直播间里,有人就情不自禁的说道:“难怪李白碰到这首诗也是甘拜下风,这首诗好厉害。”
“哪里厉害了?”
“我不知道。”
“不知道还说他很厉害。”
“我就是不知道他很厉害,所以才觉得他很厉害。我要是知道他很厉害,我反而不觉得他很厉害了。”
“好吧,你说得对,我也觉得他很厉害。但是,具体他如何的厉害,我也不知道。”
“没事,不要紧,我们又不是研究诗歌的。这种东西,让别人去研究就可以了。反正我们知道,这首诗很经典就是了。”
“哈哈哈,说得好。”
……
“兄弟们,有人去黄鹤楼的吗?”
“必需的,我现在就在。”
“我靠,这么快。”
“当然,不这么快没票了,你赶紧来吧,我估计着用不了多久,就没票了。”
一首崔颢的黄鹤楼,却是让黄鹤楼声名大振。
不仅如此。
此前武省一直打造的黄鹤楼香烟品牌,这时亦得到了巨大的推动力。
这不。
原本黄鹤楼只能卖卖武省地区。
受此影响。
黄鹤楼亦开始销往了全国。
当然。
这都不是江宁的事了。
只是。
让江宁不知道的是。
他前脚刚离开黄鹤楼,又一大名楼负责人找到了江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