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苏辙送别苏轼的地方。
苏轼以一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开启了他的飞鸿人生。
随即便有苏轼第一次出任杭州。
再到徐州,密州。
然后是乌台诗案。
接着是被贬到黄州,惠州,以及最后的儋州。
苏轼也从偏偏一少年,在连续被贬当中,变成了白发老者。
“看着画中的自己,苏轼给自己写了一首诗。”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首诗前两句。
这其实说的是苏轼当前的状况。
他感叹自己命不久已,就像没能靠岸的小船。
小船在汪洋大海里面,随时都要倾覆。
这看起来心灰意冷。
可是。
下一句,却是画风一变。
虽然苏轼知道自己命不久,但他却仍然微笑。
正如这幅画像里面,不也是保持着微笑吗?
所以哪怕如此。
当他回首往事,仍是感觉这一辈子值了。
但这个值。
却不是当年苏轼所考的百年第一。
也不是与弟弟分别之时的意气纷发。
更不是东山再起,一时出任好几任地方知州的官复原职。
同样不是他的诗作震惊仁宗,为后世子孙寻得太平良相。
他的这个值。
反而是在被贬到黄州,惠州,儋州。
所以最后才有。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