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仍是古井不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非常理性的思路去看待自己。
……
“所以,也正是因为苏轼对于自己的人生变得非常理性了。哪怕后面再发生什么,苏轼也并不觉得奇怪。正如当时的朝廷时政。虽然高太后执政之后,旧派得到了重用。可因为苏轼对于旧派也时不时弹劾,于是旧派也开始有一些排挤苏轼,随后,苏轼也一路被调到了各处。于是苏轼就变成了,新党认为苏轼是旧党的人。而旧党又觉得苏轼好像投靠了新党。”
“结果几年之后,高太后去世,哲宗亲政,他又重新启用了新党。首当其冲,苏轼就又被新党找到由头,将苏轼贬到了岭南,也就是现在的惠州。当时的惠州并没有太多的开发,那里条件也很艰苦。但是,苏轼却并没有觉得什么。而是一路带着家人,前往了岭南。”
“而这一趟前往岭南,比之当年苏轼第一次被贬到黄州时,心境却完全不一样。当时刚被贬到黄州的时候,一开始苏轼是极不适应的,时时不愿意出门,并作了许多孤单寂寞的诗。直到后来,心境升华,这才改变。但到了岭南之后,他一来就适应了。不但适应了,他还苦中作乐。同时,他还发现在岭南有一样东西很好吃。那就是荔枝,并且,苏轼也为荔枝写了许多的诗词。”
一边说。
江宁便挑出了其中最为有代表性的一首:
【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最后这一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可以说,成为了千古名言。
哪怕就是现在。
一说到荔枝,也会脱口而出,念出这一句。
当然。
这样的千古名言一出。
直播间那些在岭南,也就是在惠州的粉丝,却是与那些杭州粉丝一样,一瞬间打了鸡血。
“哈哈哈,黄州,杭州,今天终于轮到我们惠州了。”
“对,我们大惠州的荔枝就是好吃。”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真乃我辈知音啊。”
“从今天开始,我宣布,我们惠州荔枝涨价,10块钱一斤。”
“我靠,你个奸商。”
你还别说。
虽然在直播间里,那位说涨价的朋友是在开玩笑。
可是。
江宁这一首《惠州一绝》之后。
仅仅只是当天。
惠州荔枝却是被全国各地一众经销商,当场一抢而空。
那些种植荔枝的果农都有一些莫名其妙。
平常他们的荔枝销售周期一般有3个月,有的3个月旺季结束了,也不一定全部卖得出去。
<divclass="contentadv">毕竟这荔枝又不仅仅只是惠州有。
海南,福建,广东各个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