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若是诸葛乔,必会佯围鄄城,实破援兵。”
司马师年轻气盛,将战局分析得头头是道。
司马懿没有回应司马师的分析,而是来回踱步寻思。
相较于司马师,司马懿想得更远。
无诏调兵是越权。
不救曹叡是不忠。
围魏救赵为何是千古阳谋?
君王危机臣子不救便是欺君,这对任何外将而言都是不得不深思熟虑的。
即便是韩信那般的军事奇才,也因不救刘邦而遭刘邦嫉恨。
很多时候,军事就是为政治而服务的。
沉吟许久。
司马懿止步而道:“子元,你引一支兵马回鄄城。若见诸葛乔的兵马,不可恋战,只需向鄄城招展旌旗即可。”
司马师脸色一变:“阿父,若我前去,恐惹陛下猜忌啊。”
司马懿摇头:“子元,你不太懂陛下;论心机,陛下的心机不弱于武帝曹操。”
“我可以被贬官,不可不表忠心。”
“以我的才能,即便被贬官了也会受到重用;可若我不表忠心,即便我再有才能,也会遭到陛下的猜忌。”
“宁可学王翦,不可学韩信啊!”
见司马懿坚持,司马师也放弃了劝说,引了一支兵马前往鄄城。
司马师的猜测也没错。
王平虽然围了鄄城,但并未攻打鄄城,而是将目标都放在了援军上。
曹休的援军先到,苦战入城。
曹真的援军后至,依旧苦战入城。
唯独司马师最是倒霉。
在距离鄄城三十里处遭到王平埋伏,被王平杀得七零八落,连司马师都险些丧命。
数日后。
张郃的援军抵达,苦战入城。
四路援军,三路苦战入城,一路连影子都没见到。
在鄄城曹叡内心,怀疑司马懿的种子开始萌芽。
本就对河内司马氏族人兼并土地人口有不满的曹叡,这次对司马懿的不满更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