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人不够,没有地不够。
章武八年秋。
诸葛乔在接管了徐州后,快马来到颍川见刘备,献上了早准备好的应对之策。
国营工坊、察举和科举并行、废私奴三策。
董恢在扬州试点科举后,自寒门庶子中选拔了大量优秀的人才。
然而这反对的声音,亦是明显。
若强行在荆益雍凉推行科举,以目前的局势,大汉还承受不起这样的反噬。
故而。
诸葛乔在跟徐庶和董恢仔细商议后,采取了察举和科举并行的选材方式。
既保证旧世家豪族的利益,又给了寒门庶子入仕的机会。
刘备认可了这样的选材方式。
反倒是国营工坊和废私奴,让刘备犹豫不决。
国营工坊的目的是为了替国家赚钱,这本意是好的。
然而工坊需要大量的工人,这些工人若是直接从士民百姓中征募,很难形成集体化大生产优势。
故而。
诸葛乔将征募来源地放在了世家豪族家中的奴隶身上。
换而言之。
诸葛乔这是要动世家豪族的根!
世家豪族之所以让皇帝忌惮,就是因为这些人私藏了大量的人口。
这些人口又在一定程度上忠于世家豪族主。
昔日王莽只是禁止私奴交易,都被世家豪族视为仇敌。
今日诸葛乔比王莽更狠,要直接废掉私奴,这等于是将世家豪族的手给砍了!
“伯松,你可知这政策一旦公布,各州郡县皆可能因此而动乱。”
“王莽前车之鉴在前,你难道要步其后尘吗?”
刘备没有直接否掉诸葛乔的提议,而是向诸葛乔提醒了这样做的后果。
诸葛乔目光灼灼:“现在不废私奴,以后更难废私奴。”
“先从豫州和徐州入手,愿意支持的,乃是大汉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