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其中“董督荆扬交三州事”让诸葛亮对刘禅多了几分欣赏。
眼下虽然击败了孙权的主力,但孙权在江东树大根深,临时再拉起几万兵马也不是什么难事。
想彻底灭掉孙权亦非难事!
而让诸葛乔“董督荆扬交三州事”,那诸葛乔可以用的手段就更多了。
诸葛乔可以不受任何束缚,独自决断对扬州和交州的事务。
诸葛亮没有再反驳刘禅的决定。
作为辅政大臣,诸葛亮对自身定位很准,那就是在大事上只提建议但不干涉刘禅的决定。
除非刘禅的决定会引起国家动荡。
雏鹰终究是要成长的,诸葛亮亦不希望刘禅只会当个无主见的傀儡皇帝。
诸葛亮对刘禅的呵护,不会比任何人少。
若不是血缘注定,诸葛亮比刘备都更像刘禅的亲爹。
在确定了封赏后,诸葛亮又向刘禅汇报了刘备要誓师北伐。
刘禅的眼中流露担心:“丞相,父皇年过六旬了,倘若——”
对此。
诸葛亮亦有同感。
只是刘备的执拗是诸葛亮劝不了的。
更何况。
如今跟着刘备想要北伐的,都是军中宿将。
不论是关羽还是张飞,谁都不会放弃北伐。
什么?
刘关张老了?
这话哪怕是诸葛亮都不敢当着刘关张三人这么说!
“陛下心在中原,劝是劝不了的。”
“太子唯一能做的,就是替陛下准备好粮草军械,替陛下稳住后方,莫要让陛下在前线功亏一篑。”
诸葛亮的话,让刘禅不由长叹。
刘备决定的事,谁也劝不了。
更重要的是,刘备让刘禅监国,本就有让刘禅去说服朝中文武的意图。
换而言之。
刘备是将北伐之外的事,全都抛之脑后,眼不见心不烦。
反对北伐?
去找太子去!